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在1965年分家后,50余年的发展,马来西亚面对的各类政经丑闻,使国家蒙羞缠身,弹丸小岛的新加坡却以廉能治国傲然成为世界耀眼的明星。
两国关系一向密切,互相依存,有人把新加坡与新山比喻为香港之与深圳,实在有些牵强附会,中国的深圳发展神速,联合国也曾将深圳列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早期深圳还控制人口从外省移转,以减轻城市人口密度太大的负荷,柔佛的新山却没有看到如此风光景象。
相反的是大量的新山人包括学生、劳工,甚至精英都纷纷“逃离”新山,一心一意想越过长堤到彼岸去赚取比马币高三倍的新元。每天一早及午夜,新山往返新加坡的交通大堵塞,就是这些“大马淘金”者艰辛的人生路。
回应式过路收费
柔佛长堤的交通状况,有时还可以看到两岸关系的寒暑表。只要两国关系紧张,任何一方都会“故意”在海关关口“刁难”。比如少开好几个海关通道,或展开所谓“严格”的安检,就可以造成两地的交通一塌糊涂,访客进退失据,人人叫苦连天,甚至知难而返。
新加坡在2月15日开始落实向外国注册车辆征收6.40新元(约20令吉)的过路费,这个费用被定调为“回应式过路收费”(ReciprocalRoadCharge)。新加坡交通部长许文远说得很清楚,新加坡的政策向来是根据马国的收费规定,调整相关措施。他指:“这是为了确保马来西亚提高收费或实施新征费前,考虑到我们的反应。”简单而言,就是如果不考虑我们的反应,那我们就会“报复”。
马来西亚去年11月1日开始向所有从新山关卡及马新第二通道关卡入境的外国私家车辆征收20令吉(约6.60新元)的过路费,证明收入“颇丰”。根据估计,单是首两个月内,新加坡车辆已经缴付约1390万令吉的过路费。
一个关口的政策就能把1390万令吉尽入囊中,可说稳赚不赔。新加坡肯定“不服气”。毕竟新加坡没有马来西亚这个腹地,恐怕该国的车辆就会“英雄无用武之地”。难怪柔佛州州务大臣莫哈末卡立窃喜,认为此项收费措施对马新来往车辆影响不大。他认为,在新加坡工作的我国公民每日通勤大多使用公共交通或摩哆,驱车前往新加坡的旅客并不频繁。
一日三餐的辛苦钱
精打细算下,莫哈末卡立抓到新加坡人“区区新元6.40,不算什么”的心理。但大臣却没有想到马来西亚国民手上的20令吉可能就是他们一日三餐的辛苦钱。
新加坡的态度很清楚,只要新加坡是唯一受马来西亚征收入境费影响的国家,新加坡只好采取“同等的方式”回应。如果马来西亚在泰国、印尼和汶莱都实施同样的过路费,新加坡将取消这项新入境费。早前,我国交通部长廖中莱辩解,征收的20令吉过路费并非针对新加坡人。问题是当政策缺乏其一贯性,牵强附会的解释,只会令人留下疑惑。
毫无疑问,这是马新两国政治与经济的角力,大家心里都在盘算“输赢”?随著新加坡币值的攀升,我国原本就希望大量的新加坡客源来马来西亚消费,带动商业活动与经济;新加坡也渴望马来西亚的劳动力到新加坡工作,以满足新加坡经济发展与人力的需求,彼此共荣共存。
自2014年8月1日起,新加坡对外国车辆入境准证(VehicleEntryPermit)费就从每天20新元(64令吉)上调至每天35新元(112令吉)。另外,外国载货车辆入境准证费则从每月10新元(32令吉)增至每月40新元(128令吉),当时就引起普遍的反弹。根据规定新加坡收取外国车辆入境准证费的时间,即在新加坡6月和12月学校假期期间,星期一至星期五凌晨2时至中午12时;以及非学校假期期间,凌晨2时至下午5时。除了周末和新加坡公定假日免付车辆入境费,所有外国车辆及摩哆每年将继续享有最多10天的免付车辆入境费优待。新加坡实施这个政策的目的在于控制新加坡岛内繁忙时段的交通流量。
百姓成受害者
无疑的,马新两国唇齿相依,通过过路费的收取来展开对决与报复,受累的还是市民。现在马来西亚准备在相邻国家泰国、印尼及汶莱的各个边境都实施入境收费制,估计也会引起这些邻国的不满,邻国是否会采取同样的“报复”行动,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现在为了这个过路费双方在“斗气”,拿百姓“开刀”,只能说:政府肥了,百姓苦了。每趟马币20元,高官不痛不痒,好似不知民间疾苦。目前每天通关人次不下25万的柔佛长堤,或许是先拿新加坡“开刀”的原因,如果不是,那为何不等待其他国家的边境也收费后,才告诉新加坡这不是“歧视性”的收费,那也就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与新加坡不必要的“牙齿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