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们要选大马立国的国士,林连玉先生绝对有作为华裔代表的资格。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从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脉络来看待林先生的历史地位,我们确实很难体会“林连玉”作为“华教保护神”所包含的复杂意义。无可否认,当我族的意见领袖宣称林连玉是“族魂”的时候,我族是在不知不觉地推动著一种“造神”的运动。
我以为把林连玉塑造成“族魂”或“华教保护神”的形象,在大马近三十年来的华社进程中,有其很迫切的现实需求;对此,我们与其苛责,不如多多谅解。就此,我们可以问一个更深的问题:凭什么是林连玉?
美国第五十八届总统选举,共和党候选人川普的胜选,摔破了全球的眼镜。这似乎预示了美国作为“族群大熔炉”的裂痕已更显著,也拉响了一道普世的警钟——不同族群真正做到“多彩多姿,共存共荣”是非常难的!我国在立国近六十年后,还要高扬林先生当年所倡导的“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的理念,这不是我国最大的讽刺和悲剧,又是什么呢?若我国已经做到“多彩多姿,共存共荣”,那么林连玉就可以真正走入大马的历史。但是达到“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的路还很漫长,“族魂”怎可能安息呢?
精神原自孟子义理
在这几年初步的林连玉研究中,我从历史现象的表层,逐步发掘到林连玉精神的多维度与其意义的纵深度。确实,我们对林连玉越发理解,才会对他越有敬意。林连玉绝不是华教神坛上一缕挥之不散的族“魂”,或我们念念有词地呼唤其名号,他就会捍卫我们的“保护神”。我们要真正明白林连玉,就要明白林连玉在其时代中的艰难,与他在实践其华教信仰时的“不得已”。
“不得已”是孟子义理中的关键词,由此我们可连接到林先生在八十大寿演讲词中的重点,他内在的精神是原自孟子的义理——所谓“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我主张,与其把林连玉比作“大马的孔子”,其实他更适合做“大马的孟子”。无论林先生对其一生的总结,或其以教总主席的身份,与整个马来亚政府“分庭抗礼”的勇气;他可说是孟子义理的实践者。
这是林连玉内其中一项重要的泉源,孟子的义理被林连玉转化到了大马的历史现场。这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中华文化的精神是可以在地化的,它足以支撑林连玉践行一个大马“国士”的身份与事业。
再者,我们凭什么视林连玉为我国的国士呢?这是依据他信守、发扬“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的理念而确立的。我在〈林连玉“心理的建设”的建立与继承〉一文,已尝试用“观念史”的方式,企图展现林氏“多彩多姿,共存共荣”作为大马立国理念的历史意义。
“华教论述”的典范
若阅览过郑良树教授所撰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都会有一种印象,就是大马近六十年来的“华教论述”,并非由任何人独立倡议出来的观念;而是由诸多当时的华教同仁,通过报刊的舆论,逐步构成的“华教共识”。林连玉具有五六十年代大马“华教论述”集大成者的地位,而且其说法大都为同辈与后辈的华教人士所继承著,形成了“华教论述”的典范。
“多彩多姿”可以作为大马多元文化共存的事实描述。根据“多彩多姿”的理念,国人须确认我国是由多元民族所共构的国家特殊性。当然,正如黄进发博士所提醒一般,在马来(西)亚国族建构的进程中“公民可以差异而平等”是一件艰难的目标!
诚然,林连玉倡导的“多元共构”的国族想像,仅是一种最理想的建国蓝图。但对需要选票的政党而言,“多元共构”会弥合掉他们所需的政治张力,只有一个具有“裂缝”的族群政治意识,才有操控选票的空间。另一方面,多元群体之间,也难以构成相互平等对待的伦理意识。虽此,在华族社群普遍未受高等教育的五六十时代,林连玉对华社的“内部的论述”,却并未随著现实政治的需求,而发表煽动华族仇外的言论。
反之,林先生向广大的华社群体与华教同仁,宣扬“共存共荣”的建国理念。这就是本文所谓的“艰难”,林连玉的可贵在于,他抛弃了廉价、民粹式的群众语言(哪怕这在煽动情绪上极有效),而宣扬普世、理想型的理性论述。
他对华社内部的论述,重申了作为大马多元文化之一的华族传统,应该要大胆地争取属于我族在国内该享有的权利。不过,一切为华族文化奋斗的想法,都必须在“多彩多姿,共存共荣”这项大原则下推进。于是,“多彩多姿”的文化面貌是我国社会该保有的互动伦理;而这又是由“共存共荣”的国族共构,这一建国理念来加以保障的。
多彩多姿共存共荣
所以,林连玉在面向政府的时候,他并不再强调华人维持其文化本位的需求,转而以语言的社会工具性,和语言与“忠诚”无关的性格,游说政府接纳“华文教育”。
诚然,“多彩多姿”一说,卑之无甚高论,它既是对我国多元社会本貌的描述;但我们要从“多彩多姿”的现实,进而达到国族层次的“共存共荣”的理念是不容易的。
林连玉坚持“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的可贵,在于他兼顾了与政府博弈和游说华社的双重需求;其“华教论述”从面向政府的“政策游说”,再下贯到鼓舞华社的草根阶层,都有所得。我必须重申这种参与社会运动的艰难度,并非一般人所能负担的。林连玉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做了那么多“不得已”的抉择,对于当代大马人的身、心,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启示。
(本文为2016年华教节特辑系列文章,今年的主题是“反思建国60周年”以及“如何扩大争取公民权益”,由林连玉基金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