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选期间,我在伦敦花了不少时间观察竞选运动,并和老友预测大选成绩。我穿越了选区边界:我下榻的地点是工党强区,喜爱的烤肉店在自由民主党的选区,打网球的场所又是保守党的地盘。
选举当天,我到英国驻马最高专员在吉隆坡的官邸观察成绩,最终没人准确测中选情。
卡梅伦胜选后,在组织新政府前,先到白金汉宫觐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些马来西亚的观察家发表高见:“保守党仅获得36.9%的选票,但得到50.9%的席位”。但他们忽略了两个关键点:首先,同一政党的多位候选人在多数票与议席都领先对手;其次,整个英国议会选区的平均人口偏差,比大马国会选区更少。
许多英国选民也哀叹涉嫌选举制度不公:反欧盟的英国独立党(UKIP)在选举得票达12.6%,但只获得一个席位,而反英国苏格兰民族党(SNP)赢得4.7%的选票,却取得56个席位。
独立党的支持者认为,选举制度应反映全国选民和国会议员的比例。但其他政党却有不同的看法。可悲的是,“头者胜出”的原则并未反映此点。它是为了让不属于任何政党的独立候选人在单一选区参选而设,以便他们最终进入议会。
支持比例代表制的英国或马来西亚人希望有彻底的改变,应该支持自由竞选,但就目前而言,大马应公平的重新划分选区,才能反映民主。
几天后,英国驻马最高专员Vicki Treadell在一项讲座中指出,马英两国首相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中,皆赞同中和之道。“在国外宣扬之前,应先在国内实践”。出身怡保的最高专员谈到竞选期间有关国民团结的争议,发表了具有政治意味的谈话:我们必需不断提醒苏格兰人留意这点。她也回忆儿时在怡保的情况,人们理解不同的宗教与文化,也明白平等之道。
讲座会上,BFM电台的Sharaad Kuttan警告说,不宜夸大过去的国民团结;但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人说,现在的种族关系比在独立时期更好。马大法学系的Gurdial Singh教授说,选举制度强化了种族社区的定义;公正党州议员聂纳兹米则说,该党为多元种族政党,情况并非如此。大马律师公会宪法委员会的Firdaus Husni强调,应在学校教导宪法。对此,我想补充一点,政府机也应学习历史。
自英国首相卡梅伦2010年访问大马以后,马英关系不断加强。卡梅伦是续希思、梅杰及撒切尔夫人后访马的保守党人首相,工党的威尔逊、卡拉汉、布莱尔及布朗担任英相期间,却不肯屈尊访马。当然,这一切得归功于英国驻马最高专员署的努力。许多人和我一样,期待马英两国在政治、宪政与思想上更频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