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猜不透的是藏在马华中央代表肚子里的真正想法。也许,他们当中,确实没有蔡派,没有廖派,甚至也没有马青总团长魏家祥所谓的“马华派”。但是,他们之中,确实存有忸怩派,在Yes和No之间,他们游游离离,不知所措。
10月20日的这一场特大,四项提案,撇开“谴责廖中莱”不提,接下来的三项,都是息息相关的:重返内阁、接受受委上议员和其他政府职位和接受受委州级官职。
可是,为什么逾七成的代表都“接受州级官职”,以及“接受上议员和其他政府职位”之际,他们偏偏不能苟同仅存的7个YB重返纳吉的内阁?这么一问,可见同志持有的那一套标准,其实完全没有既定标准可言。
当然,一旦设身处地基层的根本利益所在,读者自可明白当中的玄机了:那一块块的肥肉和那一点点的肉碎,直接关系了百万党员本身的实际好处。换著是你,你同意吗?
是的,尊严不是问题,立场也不是。这个党,怎么还有尊严?这个党,哪来什么立场?1020特大结束之后,诸如“放下歧见,重新归队”之言,当然纯属入耳好听的门面话。
没派系的中间党员
如果署理总会长廖中莱的派系,真的可以完全放下彼此之间的歧见,“一起工作与合作,强化马华并展望未来”,促成本党的重生,怎么还有眼前的这一场特大呢?
讲到做官,利之所在,大家现在都不迟疑了。76%的代表因此支持“接受州级官职”,78%者同意“接受上议员和其他政府职位”,尽管一半的人也否决了内阁的官位,反正影响的只是微不足道,残剩7位的国会议员。
不但这样,对照了“谴责廖中莱”和“重返内阁”的选票分布,两派领导恐怕也要为之深感困惑。965张支持“谴责廖中莱”想必是属于蔡派的铁票,反之,反对的1190票是不是全部来自廖中莱的阵营?
若是,为何倾向支持“重返内阁”的只有仅有1080票,而不是反对“谴责廖中莱”议案的1190票?这么一问,可见举棋不定,没有派系的中间党员,确实大有人在:一方面他们既不认同“重返内阁”,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同意“谴责廖中莱”。
蔡总会不会走?
是的,两大派系,和上一次的特大,谁都没有一次过赢完。相反的是,双方都卡在耐人寻味的提案的表决之中,第三势力再一次发挥了关键的影响。因为这样,如果这一回合特大增加了“蔡廖齐走”退位方案,浩浩荡荡的两千名中央代表,将会怎么投选?
马华今后的布局,是尴尬的,也是困苦的。不入阁的那一块遮羞布,现在也拉掉了:左腿踏入了州府的行政议会,郑修强有了战友,可是右脚又踟蹰在布城的大门。
蔡总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马青总团长魏家祥回马一枪,确实使得漂亮:“如果他(蔡细历)食言,这将严重损害党形象与诚信,我本身不愿看到党再受伤害,因此,才会慎重考虑本身的动向。”
廖中莱的官运
廖中莱的官运,则是犹如那块得而复失的WWW15车牌。届时,适合表白廖中莱当下五味杂陈的心情,自然是和马华前总会长翁诗杰合唱王杰的《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重温那些年的酸甜苦辣咸:
廖:天上飞过是谁的心?海上漂流的是谁的遭遇?受伤的心不想言语,过去未来都像一场梦境。
翁:痛苦和美丽留给孤独的自己,未知的旋律又响起:
廖: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黑暗之中沉默地探索你的手?
翁: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明天的我又要到哪里停泊?
部长,有或没有?……唱到这里,唯有《增广贤文》的那一句经典箴言,适合指引两位仍在苦苦和宿命搏斗的(前)部长:“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