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主教周刊《先驱报》被禁止使用“阿拉”,上诉庭三司于上周一致裁决内政部和政府胜诉,各方顿时掀起了议论。事件的源起最初是因《先驱报》在2007年12月5日的马来文版中称呼天主为“阿拉”,引起了政府的反弹,内政部喝令若不改用“阿拉”便吊销该周报的出版执照。

吉隆坡总教区于是提出申请使用“阿拉”字眼之权利,高庭也于2009年批准了教会使用“阿拉”字眼,而内政部虽批准了周报的准证,但条件是必须禁止使用“阿拉”,并在封面注明为“有限”刊物。随之,6州伊斯兰理事会及华裔穆斯林协会获准介入上诉案,最终的裁决是高庭判决遭上诉庭撤销。

“阿拉”字眼的渊源

按照被撤销的高庭判决,包括《联邦宪法》的第3(1)、第10、第11以及第12条款来看,这是否证明我国的《宪法》正在面临危机?因此,这不得不让我国人民,无论你是来自什么族群或宗教背景,都必须时刻反思的一项课题。尤其是2010年因高庭批准周报使用“阿拉”字眼后,也曾引发多起教堂遭不法分子焚烧案。

笔者在2008年初曾针对“阿拉”字眼一案,写过一篇题为〈不管“阿拉”还是“Tuhan”〉(未发表)的文章,探讨“阿拉”字眼的渊源。其实,“阿拉”一词谈不上如上诉庭判决所说的,会造成什么混淆,又或者一些政客或极端组织所言,“阿拉”课题非常敏感或违反宪法(2009年高庭的判决是根据《联邦宪法》,反之,谁违反了宪法?)。

阿拉伯语属闪语系

(Semitic),若要谈“阿拉”字眼,则必须回到伊斯兰教形成之前。阿拉一词源自术语“Illah”(神祇)与冠词“Al-”,与同为闪语系的希伯来文用来表达“神”的“埃洛希姆”(Eloha)或阿拉姆语的(Elaha)如出一辙,在异教时期都泛指“众神”之义。正如阿联酋《国家报》的社论指出“《可兰经》的神与《圣经》的神和更早的《妥拉》(犹太律法)是相同的”,更阐明了“在伊斯兰来临之前,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使用‘阿拉’来指称上帝”。此外,中东的基督教徒祈祷时也仍旧使用“阿拉”,因此阿邦迪的“拒绝承认宗教的本质区别,是冒犯世界宗教的独特性”将无从谈起,否认“阿拉”乃闪米特系亚伯拉罕诸教(Abrahamic religions)有许多共通之处,才是种蒙昧与冒犯。

玩弄宗教课题

此外,沿用“阿拉”字眼,本来就与混淆和敏感无关。马来文版的《圣经》称作Al-Kitab,是阿拉伯语。16世纪第一本以阿拉伯语书写的基督教教义问答(Kitab Salatas-Sawai)开启了基督教的“马来化”,荷兰人A.C.Ruyl著手翻译古典马来语的《马太福音》,首次将“上帝/神”译为“阿拉”。紧接著的是,第一本由荷兰籍医生M.Leijdecker以古典马来文完整翻译的《圣经》于1733年出版。1929年,由英国传教士W.Shellabear所翻译的现代马来文版《圣经》以罗马字印刷出版,直至1958年,H.C Klinkert19世纪时所译的《旧约》与W.ABode的《新约》合订成为现代马来文版《圣经》的旧版。现代马来文学之父文西亚都拉(Munshi Abdullah)也曾协助1852年的《新约》编撰工作,同样将“上帝/神”译为“阿拉”。

因此,在马来亚、马来西亚成立以前,“阿拉”在本土天主教徒与基督教徒已沿用了百余年,尤其是东马以使用马来语《圣经》的教徒为主。上诉庭的裁决虽说只针对《先驱报》与半岛,但这样岂不是形成了“一国两制”的不平等局面?

《联邦宪法》第3(1)条款阐明,“伊斯兰为国教,而联邦内的其他宗教信仰能和平与和谐的方式实践”,此乃最基本的保障。

第11条款方面,只要不违反11(4)的在控制与限制下宣传其宗教信仰,11(1)阐明了“人人皆有权信奉与实践其宗教信仰”。

由此可见,“阿拉”字眼无关或抵触我国宪法,“它”究竟碍著了谁?过度敏感、挑起课题和制造事端,以及众多猜测与误会的,应该说是政府本身,还有相当数量的极右翼非政府组织。更甚的是,其中之一的马来西亚穆斯林联线主席竟呼吁不接受上诉庭裁决和伊斯兰教是“至高无上地位”的人“离开这个国家,移民到外国去”!

禁止使用“阿拉”字眼事件,与历史、宗教及语言学等全然无关,问题都出在煽动宗教狂热和鼓吹极端排他的龌龊政治与政客,任意骑劫民意乃至不惜玩弄与扭曲宗教,来行使其专权与个别政治议程。日前发表了“没有任何宗教可独占上苍”评论的《雅加达邮报》,于2010年教堂纵火案时亦曾发表社论,抨击大马政府企图利用宗教课题来捞取政治资本,以敏感课题来分化人民,廉价地提升其民望。如今再读,仍不失其真谛!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阿拉”被政治化

名家

在马来西亚,区区一个宗教的字眼可以被闹上法庭,并且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裁决某个单位使用这个字眼的合法性。这个字眼就是阿拉...

阅读全文

巫统党选,主席人马全胜

名家

巫统党选结束了,巫统最高理事会各要职都是All the President’s men(主席的人马)。从党主席到署理主席...

阅读全文

国民型中学的前瞻(下)

名家

综合上述来看,国民型中学的前路有曙光吗?从外在的政治历史、教育法令角度来看,国民型似乎毫无地位。从内在来看,许多国民型中...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国民型中学的前瞻(上)

名家

和华小及独中比较,所谓的改制国民型华文中学向来都不太令华社关注。1990年代,由于认为董总不太关心国民型中学,因此有人倡...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马华特大要听取华社心声

名家

马华今日(10月20日)特大,合情合理吗?要服众,最重要要让华社信服。第一项提案不合情:当下属犯错,上司岂可置身之外,反...

阅读全文

杨善勇:一句好话砸掉一座良山?

名家

马六甲(前)在野党领袖兼鲁容州议员吴良山前不久在州议会上赞美马六甲首席部长依德利斯哈伦,遭到党同志的哥打叻沙玛纳州议员赖...

阅读全文

你是哪国人?--从“梁静茹是马来西亚人”谈起

名家

我在中国大学上学时,班上中国同学对我来自马来西亚感到十分好奇。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对这个地方的认识是(其实谈不上有所认识)...

阅读全文

谢诗坚:马华5年来内斗不断

名家

从308政治海啸到505华人海啸不过是5年的光景,但马华公会却出现一连串的变化,真是始料未及。先是黄家定信心满满地领军参...

阅读全文

吴彦华、潘永强:民主的收缩与扩张

名家

2013年马来西亚第13届大选结果,基于3个特征,它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上必留下关键性意义。首先,虽然国阵重新执政,但得票数...

阅读全文

马华败选全因性爱光碟?

名家

最近马华公会的廖中莱派展开绝地大反攻,祭出道德牌,把马华大选惨败的败因全都归咎在总会长蔡细历的性爱光碟事件上。我们扪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