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奉持植物性饮食。过去每当有人问及为何吃素,我总是简短回答不杀生。但近来觉得这回复并不贴切,虽然素/蔬食不导致动物被杀,但也涉及杀生行为。比如说菜虫,它只是匍匐在菜叶上啃食汲取生命的能源,却因人类也要吃菜而遭殃。

无论是被人无心杀害,或有意地以农药扑杀。何等无辜?除此,农夫锄地时,难免也会伤到蚯蚓、田螺、蚂蚁等小生物。它们也是生命。

若说虫蚁体积小,知觉感受度不比其他哺乳动物来得明显,而认定它们的生命不如其他动物,我并不认同。大地给万物生命,本无分大小轻重,所有的分别只来自人心。因此,我可以做一个结论——素/蔬食,也难免于杀生。

但植物性饮食还是值得坚持。我们得认清事实,人类作为一种生命体存活于世,就跟其他动物和虫蚁一样,必须吞噬牺牲其他生命,以做自身生命的维持。这种以命养命的方式,是自然界的运转规律。只要存活于世,就无法自身于外。同样是杀生,那植物性跟动物性饮食有何差异?有的,那就是痛苦形成之程度差异。

地球上人口太多,且绝大部分有食肉习惯。肉从何来?毕竟并没那么多野生鸡猪牛羊可满足人类。人类很聪明,用“改造法”,以遗传选拔、冷冻精液和分子生物技术等,把动物“改造”成理想模样,比如说鸡的胸部大一点,成长速度快一些,还有蛋的生产也要快和多量。

人类为节约成本,或面对饲养空间不足,也把动物做集中饲养。在格子笼内,2到4只母鸡被关在一起,每只平均只有约A4纸张大小的生活空间。它们挤压在一块,连转身、拍翅膀等天性行为也办不到。这一关不是十天半个月,而是一生。虽然现代工厂化农场饲养下之母鸡所谓的一生,也不过是两年(野生母鸡有长达10年寿命),但那毕竟也是它们生命的全部时光呀!换作是我们自己终生被关在铁笼内,失去自由又得承受因骨骼发展不良而骨折、跛脚,甚至瘫痪;因不断被强迫下蛋而患上骨质疏松症(母鸡在产蛋过程中用作制造蛋壳而消耗的钙质,一整年累积下来足有它自身骨骼的3倍重)和因难产而受苦等,又该怎么面对这无望悲惨的一生?

野生母猪在产子前,会堆叠干草树叶建筑自己的窝巢。在产子和哺乳期间,她就和孩子们一起在温暖舒适的窝巢内共渡美好的亲子时光。

但在人类饲养的环境内,尤其是大型工厂化农场,在追求生产效率和高收益的原则下,根本没多余空间和材料给母猪建巢。

在哺乳期间,身在狭栏内的母猪能减少压伤小猪的机率,但这是因为她连转身的空间也没有,或只能被限制著一直躺在地上喂乳。猪妈妈过后就被人类强迫做人工授精,继续过著不断怀孕产子,又不得不面临母子分离的痛苦轮回。还有其它动物,包括肉鸡、牛、鸭等我们称作“经济/农场动物”的生命,也因为人类要吃它们,而只能面对被囚禁和喂食,就等著拿去屠杀的命运。

为存活,我们无法免于杀生,但我们可以减少痛苦的形成。狮子老虎等肉食动物不能做选择,但我们人类可以。

这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原因。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并不是因为人类比较聪明,而是有较丰富的善待他者、发挥利他精神之能力。

植物性和动物性饮食都难免于杀生,但对于被伤害的生命所造成之痛苦程度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能免于杀生,却可以选择减少伤害。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自由港与大马经济

名家

自从国阵提出实行槟城自由港的概念后,经常面对一个质疑:既然已有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零关税,为何还要推出自由港?有者认为自由港...

阅读全文

迦玛:殖民、宗教、国家与良知--苏禄王朝历史脉络的反思(一)

名家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时任陆军连长的他,冒死从金门岛泅渡厦门投共,因阵前...

阅读全文

穷人死无葬身之地

名家

在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却无法增长的自然定律之下,造成地价“吋土呎金”,对贫穷的老百姓而言,的确是一个莫大的打击。近百年廉价...

阅读全文

自卫自尊的铃声理亏吗?

名家

——评郑丁贤的〈巴夫洛和他的狗〉 1月30日,《星洲日报》副总编辑郑丁贤先生在他的一篇以〈巴夫洛和他的狗〉为题的大作里,...

阅读全文

武吉斯人 ──18世纪马来半岛造王者(下)

名家

(……续昨)拉惹哈芝是武吉斯人最骁勇善战的英雄。当他成为柔佛副王时,正是美洲独立战争掀开帷幕之刻,荷人也涉入漩涡,并和美...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学术五剑客:宽恕

名家

近年台湾有许多讨论公义的议题间歇性轮替出现在新闻版面,如废死、废核、反垄断、都市更新等,支持与反对的意见都持之有故,言之...

阅读全文

东方文荟:武吉斯人──18世纪马来半岛造王者(上)

名家

自马六甲王朝灭亡以后的四个世纪,要以18世纪的历史发展最为复杂混乱,相信这是大部分马来亚史修习者的共同感受,因为在这个世...

阅读全文

杨善勇:已所欲Yes,难求于人

名家

酸气的秀才,遍读唐诗三百,诵而唱之,古人共有的那些经验谈是:不会仿作,也会低吟;不会赏析,也会圈点。行酒令,猜灯谜,对下...

阅读全文

八方论见:旅台湾点滴

名家

每次出国旅行后,都想把一些见闻与感想与更多人分享;所以这次就决定把它们记下来:一,政治虽然当地导游没有应我的提问,在巴士...

阅读全文

八方论见:向爱护中华文化的前辈致敬

名家

讲多多,做少少是当今社会人的通病,即使是爱护华教的人士,愿意去思考如何让华裔新生代更了解文化与教育重要性的人更是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