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敦马哈迪日前呼吁选民不要在来届大选中投下情绪选票,他劝告选民不要像上届的308选举一样,依靠情绪投票只为了表达某些不满,因为他担心反对党胜选的话,国家将会陷入混乱和危险。马哈迪的忧心让人不禁思考,选举真的是一场理性的投票运动吗?
Chua Beng Huat主编的“Elections as Popular Culture in Asia”一书就有文章讨论政治选举和情绪的关系。在Ko YuFen的“The festive machine: Taiwan's 2004 elections as popular culture”的文章中,他认为2004台湾总统选举就是一场充满情绪的政治盛事。在这场选举里,候选人利用媒体——报纸、电视广告、宣传单、网路来塑造他们的形象,角色扮演(cosplay)来提高媒体曝光率外,他们在大选前一天启动的造势晚会就是拨动情绪的高潮。晚会上有明星和学术界人士站台,还有候选人下跪流泪等,结合舞台上弥漫的霓虹灯和随风飘扬的竞选旗帜,营造出众人集体参与一场赛事的空间氛围。我认为选民在这样的晚会气氛下,他们会有一种“我们必须要让这个候选人获胜”的集体情绪。
当选举变成比赛
Filomeno V. Aguilar. Jr的“Betting on democracy: electoral ritual in the Philippine presidential campaign”的文章是分析菲律宾总统选举的情况,作者花了很大篇幅描述菲律宾传统的斗鸡活动,并连结到该国选举文化层面。他认为在2004年选举时,菲律宾的几位总统参选人并没有提出明显区隔的政治纲领或口号,该国的选举就像一种盛大的节日或比赛气氛。受访选民相信政治人物都是投机者,注重的只有如何分配政治利益。虽然如此,选民还是热衷参与政治选举,甚至会因为大选前的调查预测某位候选人有机会胜出而投票该名候选人,只因他想有“胜利的感觉”。
M. Madhava Prasad在“Fun with democracy: election coverage and the elusive subject of Indian politics”一文中就形容印度的选举,就是政治人物透过电视媒体塑造许多精彩、乐观主义的广告和口号——I make my India Shine(我让我的印度亮起来)来吸引选民。除了这些“感觉良好”的宣传外,印度的政治人物也会借由一些近期经济发展带来的都市空间景观变化,企图说服人民经济发展良好。虽然选民可能不住在这个经济发展的区域,享受不到这些空间变化带来的好处,但只要选民投选这个候选人,并且再忍耐一段时间后,国内的发展列车就会开到他们的地区。我想印度的政治人物是用一种乐观和忍耐兼备的情绪来动员选民支持他们。
理性选举只是理想
社会一般赋予选举的意义是一个国家朝向或是经历民主进程,人民可以透过一个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制度形式,选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政党候选人,来领导国家社会。然而,政治不是硬邦邦的选举过程,而是政治人物和竞选团队利用各种视觉、文化符号、图腾、历史意识来“潜移默化”地说服/驯服人们去接受既有权力阶层塑造出来的假象。理性的政治和理性的选举也许只是我们“理想中的制度”,事实上在选举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戏剧性演出、媒体与广告创作、历史情感包袱、利益分配等,当然也包括各种复杂的情绪,如胜利的感觉、乐观的期待等,都在影响和操纵人们的选择。
像是我国政党和政治人物的前首相敦马哈迪呼吁选民勿投情绪票。“一个大马”、“要改变,投火箭”等口号正是在给选民“希望”的情绪;或是“民联执政后会实行伊斯兰法,将有120万人民失业”的言论是制造“恐慌”的情绪,这些情绪在左右选民的投票倾向里有著重要影响力。马哈迪呼吁我们不要情绪投票,是他太理性和理想地看待政治和选举了呢?还是他知道来届选民的一票,大多数的票都是对国阵积累多时的不满“情绪票”,所以才作此呼吁?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看官,你又怎么说呢?
注:Chua Beng Huat ed., (2007), Elections as Popular Culture in Asia (Politics in Asia),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