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改成“吉隆坡华小历史发展遗产城”
今年9月,吉隆坡半山芭精武华小接获新闻、通讯与文化部来函。信函上表示精武华小校前的土地将作为商业发展用途,因此必须征用校园的部分土地。该部旗下的“政策与策略计划(文化)组”秘书长凯利(Khairi Zaman Huri)在与精武华小董事部开会时指出,这项计划取名“文化遗产城”(Kota Warisan),预计兴建两座建筑物——文化部办公楼和马来餐馆。
凯利说,精武华小的部分地段(围墙)与文化遗产城计划的地段重叠了,因此新闻、通讯与文化部要求征用学校部分校地作为发展,受影响地段包括两个篮球场和停车场。如果校方要索偿,该部会考虑校方的要求,而校方也可以向发展商要求赔偿。当时出席会议的还包括文化部、吉隆坡市政局、土地局与发展商的代表。
《东方日报》报道指出,政府资料显示联邦直辖区土地局是在2004年,才接管编号1162的地段,而新闻、通讯与文化部则是在毗邻的1161地段。精武华小董事长胡敬宽表示,政府如今编列的土地编号,是在精武华小办校多年后才进行的编列,他不明白为何部分校地会被列入1162地段的范围。他说,该校在1938年于现址建校后,直到现在才被政府部门指为“侵占”政府土地,让人非常惊讶。
精武华小具历史和文化意义
精武华小希望政府可以取消这项计划,或是当局必须赔偿编号524地段的土地(精武学校后的空地)、协助重建学校篮球场和把该地段注册为该校的校地。董事会认为,如果没有得到上述赔偿,他们绝不会妥协让路,而前来开会的官员无法给予这些条件承诺。董事会、文化部、发展商等各方在第4度会面讨论后,仍然无法打破“征地兴建文化遗产城”的僵局。
我对新闻、通讯与文化部的“文化遗产城”计划有个很大的疑问。该部必须向全国人民交代,该部征用具有83年历史的精武华小部分土地以兴建“文化遗产城”的目的何在?“文化遗产城”——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具有历史、艺术、社会发展指标等文化价值的物质性地方。当我们国内“发现”这些有文化遗产性质的地方时,像是槟城、马六甲或是霹雳州玲珑谷,政府的任务是去保护和维护这个空间,以让人民有机会理解此空间之于地方、国家或是世界某个时期的独特历史意义。
新闻、通讯与文化部必须回答精武华小和全国人民:为什么文化遗产城不是去保护和维护某个地方,而是要重新创造新的建筑物?这两个兴建的建筑物名目是办公楼和餐馆,它们对吉隆坡市民至全国人民,有什么文化遗产上的意义吗?它们有什么社会历史、艺术和文化上的示范意义吗?更严格的问下去是:办公楼究竟是给什么人使用?餐馆的经营者是谁?
如果新闻、通讯与文化部非得要兴建一个“文化遗产城”不可,我建议他们不是征用精武华小的部分土地,而是用该部现有的1161地段与精武华小结合起来,用更开阔和跨族群的眼光来做一个“吉隆坡华小历史发展遗产城”计划。
翻开精武华小校史,我们看到该校是雪兰莪精武体育会在1929年成立。创校发起者是黄强亚、曹尧辉、陈泰阶和梁隆福,他们当时有感发扬中华文化和提高华侨水准是当前任务。郑天轼规划其事,得到会董廖荣枝、周锦泉和叶宝清捐助经费和座椅,暂设课室在谐街会所楼上(现广肇大厦)。1935年,学童激增,迁校至半山芭208-201号(现冈州会馆)。
就在1938年,英政府拨出二亩有馀的吧沙律Lot 524, Sec 62作为建校地段。1941年,精武华小正计划鸠工兴建校舍时,因日军入侵而告吹。1945年9月战后,在精武会协助下复校,并在往后开始兴建新校舍。1951年正月举行揭幕仪式,会长张郁才剪彩。1958年,精武华小接纳全部津贴政策,也就是国民型华小,也遵照教育部喻示,停办幼稚园和停授国术。1972年,雪精武会注册不幸被吊销,该校的不动产也遭扣押。直到1977年,雪精武会复会后,精武会和该校回复联系。1982年举行“第一届精武杯”。随著学生人数逐年增长,精武华小在这些年来不断提高软硬体设备。
在上述简短的历史回顾中,精武华小从一开始是华社集资兴建、经历二战、毁校再复校、独立后成为国民型小学、面对学生人数的起落、极力提高软硬体设备等经历,都在彰显我国独特的“华社与华小的关系”、“华人族群与民族教育的关系”、“国阵政府和华社教育权力/权利的角力”、“学生人数增减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华社领导人物如廖荣枝的故事”等具有社会历史进展和文化意义的一面。
新闻、通讯与文化部秘书长拿督卡玛鲁丁在2009年受访时表示,“该部其中一个服务是从历史角度切入,教育大众文化及文物知识”。那该部门就应该舍弃商业意味浓厚的餐馆和办公楼文化遗产计划,就改成“吉隆坡华小历史发展遗产城”好了。这样既不用费尽思想地征地,让各方苦恼也妨碍学生上课,还可以向国民展示“从历史角度切入”、“教育大众文化”的一个大马文化遗产计划的多元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