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为华文中学的国民型中学,所保留的中华色彩式微,许多人也对国民型中学与国民中学之间的差异存有混淆,为突显国民型中学的中华特色,大马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事会决定将国民型中学加上“华文”,一律称为国民型华文中学,或简称“华中”。
在《1961年教育法令》下,马来半岛内的70所由民间或教会兴办的华文中学,共有54所于1962年接受政府的建议,改制成政府资源学校,即今日主要供华族子弟就读的国民型中学。
在沙巴及砂拉越于1963年加入成立马来西亚后,国民型中学的数量增加至78所,并在过去数年的种种因素下,政府也批准增建另外3所国民型中学,即芙蓉振华二校、威南日新国民型中学及槟城恒毅国民型中学分校。
虽说,国民型中学是由华文中学改制而成,也保留特定的中华色彩,但在岁月的推进下,国内不少国民型中学的中华色彩越见退落,更使到不少的新一代国人,在形式上难以分辨国民型中学及国民中学的差异。
因此,在2006年成立的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扮演著推动国民型中学发展,及挽回其中华色彩的单位,于年前的会员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将全国的国民型中学加上“华文”二字,一律称之为国民型华文中学,或简称华中。
华中不应被忽略
该理事会主席林荣华指出,易名为国民型华文中学,主要是要区别华中及国民中学(国中)的不同之处;同时,此区别不只是停留在名称的层面,并要在保留及传承华中的中华特色之余,还要继续加强其中华色彩。
他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曾一度被称为“弃婴”的华中不应该被忽略,因为华中也是国内推动华教发展,贡献不能被遗忘的一块重要部分,更何况就读华中的学生人数也比独中多出一倍。
“虽然华中属于政府资源学校,教学方面也跟随著教育部的办学方针,但许多层面还是有别于国中,特别是华中校内仍保留著浓厚的中华色彩。”
他强调,不只是学生主要为华社子弟,华中每周也保留著至少5节的华文课,在槟城钟灵华中的学生上课时间表,每周更有7节的华文课,但国中每周则只有3节华文课。
林荣华表示,在过去基于国内的华中缺乏凝聚力,所以在种种因素下造成中华色彩逐渐褪色,其中包括出现由不谙中华文化的教职员掌校、教部调派非华小毕业的学生入读,及少部分的华中的华文课不再是必修及必考科目等。
“因此,成立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宗旨就是要凝聚国内的华中,通过温和的力量,以桌面会谈(tabletalk)的方式,向政府争取华中的利益及传承华中的特色。”
他说,为传承华中的特色,该理事会将继续争取及确保国内所有华中必须将华文列为学生必修及必考科目、不管什么种族的学生,都必须是华小毕业才能入读、在校内大力鼓吹中华文化的发展,及确保教部不会调派不谙中华文化的教职员成为华中的掌校者。
与国中混淆 统一称华中
针对在《1996年教育法令》下,是没有“国民型中学”的存在,所以政府资源学校统称为国民中学一事,林荣华指出,在《1961年教育法令》下,改制的华中是被允许称为国民型中学,华社也不认同将国民型中学称为国中,因此华中都坚持沿用国民型中学。
他说,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希望将国民型中学及国民中学进行区别,也希望将国民型中学统一称为华中,能够凸显其中华色彩,并非与国民中学无别的政府资源学校。
他也表示,包括以往报章的新闻报导,也常常将国民型中学及国民中学都简称为国中,容易加深华社的混淆,因此也建议国内的中文报章,将国民型中学统称为华中,加以区别特征有别的两种政府资源学校。
课外活动注重中华文化元素
除了学生以华裔占绝大部分、每周拥有至少5节华文课,及由董事部协助推动硬体发展外,有别于国民中学,华中校内都大量推动具有中华文化色彩的活动。
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主席陈德祥说,不只是追求固定的华文课节数及华文为必修必考科目,就连课外活动也注重于中华文化的元素。
他举例,华中设有许多中华文化色彩的课外活动团体,如华文学会、华乐团、二十四节令鼓、扯铃队、醒狮团、武术班等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些都是难在国中内寻获的课外活动团体。
不忽略他族文化
“还有配合中华节庆如农历新年、八月中秋及端午节等,华中都会在校内举办活动及庆典,或是派学生参与校外的华团活动,传承中华文化。”
陈德祥也说,基于一些现实情况如沙砂二州,因为缺乏适当的人选,或适当人选未符合教部的资格,所以出现一些华中是由不是很了解华语或中华文化的教职员掌校,这是目前无可避免的,但该会也致力于寻求解决方案。
此外,金宝培元国民型中学校长陈力顺受访时则表示,鉴于国民型中学为民办华文中学改制而成,推动中华文化无可厚非,
但身处在此多元文化的国度,也不可忽略与其他种族文化进行交流,否则只会自设框架。
他说,若要推动中华文化,非改制的国民中学一样可成,就以霹州万里望升旗山国中为例,虽然为国民中学,但学生以华裔子弟居多,该校的华乐团及华文辩论队更是在州内的名声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