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开始至元宵,全长15天的传统农历新年的忌讳,有其传统智慧,让华人社群能趁此时段调整行为及心态,将心思及举止趋向正面与积极。
过去的新年,是让大家在新年时来培养思想、习惯及言行。新年新气象,把过去的一切不好的都丢弃,重新开始,并在来年作出适当调整。
汉学研究员就认为,先辈们通过将某个时段变成属于民族的神圣日子,配合此时让民众的想法、做法及说话都维持积极正面的;每年透过15天的时间,重新培养良好习惯。
研究民俗及宗教文化多年的文化研究学者王堔发说,“就因为这是个神圣的日子,所以你要得到一切的好处,就要跟随禁忌和规则。过往的农历新年有其神圣的一面,在以华人为主要群体的社会里,因为获得多数人的拥护而有无形的约束力,让国人都需要跟随这些规条,因此有独到的教育能力。”
“如何让人际关系、行为举止重新开始?那就从这15天规定你只能说好做好,借此培养,这就是新年的意义。”
消除误解嫌隙
他说,这种强制性的约束也符合现代行为心理学的理论,通过让一个人不断重复某个行为来形成一个习惯,借此取代一些不良习惯。他认为,良好习惯也需要从思想转变得更积极开始。这期间同样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时段,让人们重新巩固关系,藉拜年送礼让大家有机会消除误解及嫌隙,尽释前嫌。
“另外,在15天内也禁止说不好的话,所以你这个时候上去(向亲友)拜年,可以消除误会,重新巩固关系。”
而让夫婿在初二带领妻子及儿女回到外家,同样是让岳父一家知道,嫁出去的女儿受到重视及疼爱,也进一步巩固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
他强调说,15天内的新年,各种的风俗习惯能够连贯起来是个生活方式调整。但若信念的习俗及忌讳不与其他部分做结合,并加入商业元素,可能会有所扭曲,成为某种看起来很有旧味道,但整个内涵都是商业。
全球化削弱节庆文化价值
谈及马来西亚农历新年风俗文化的变异历史,王堔发指农历新年神圣性在多元社会及过去,是以洋人殖民的西方文化冲击中,节庆重要性及神圣性逐渐遭削弱。
王堔发说,在多元种族及文化的社会中,这种节庆的神圣性没能获得其他族群认同,只是作为对生活习惯的尊重。新年的神圣性如果在华人为主的社会,这个文化价值的神圣性都能被大众接受,但在多元及全球化的社会下,一些忌讳的神圣性,也只是被视作习俗。
加上过长的庆祝或对经济有所影响,在商业社会中,雇主们也不可能让雇员过15天新年,因为会影响经济运作;而在强调个人功利及契约的商业社会,不可能让文化价值影响到生意。
“15天的无形价值是看不到的,但从个别商业行为的利益却是看得到的。这种对于民族认同及大动员的价值因为看不到经济价值,所以遭边缘化了。”
集体拜祖先建立归属感
过去的大年初一,全家都会聚集在一起,而当时的家族大多是个很大的村落,人数可能从数百到数千;而初二,出嫁的女儿也回来了。
先辈们会在年初一聚集一起,到祠堂拜祖先,及在新年期间一同上山祭祖;组织这种集体活动,能够让家里的人感受到是属于集体的一份子。
“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家庭是生生不息的,前面有祖先,后面有我们自己的孩子。而外面嫁进来的媳妇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自己是属于同一个群体。”
王堔发说,这种集体活动首要作用就是巩固家族份子对“根”的认同。扫墓的过程,可能刚刚嫁进来的媳妇,一同准备过年,陪著丈夫、家翁、儿子拜祖先感觉到自己在夫家的地位及身份,是家里的共同体,建立归属感。
他表示,小辈到母亲的外家一同扫墓、祭祖也一样,展现两个家庭的血脉及关系都不断绝。他提出,大年初一的重要性在于“确立华人的身份”、“确立家庭归属感”,及“确立家人对传统道德文化延续的责任感”。
“但目前许多人都属意在家休息或享乐,甚至是父辈与小辈们赌博,与过往做法大有不同,在确立身份上的功用上也不在了。”
加入商业元素 “价值”变“价格”
农历新年文化及习俗在华人社会中有回流之趋势,王堔发表示希望能够保存各个习俗内力的价值,否则加入商业元素就变成一个坏事。
从社会管理角度来看,恢复价值是好事,但有人将它变成了“价格”,这样就是个坏事。他认为,加入了商业元素,其新内涵与原有的价值会出现冲突或有所不同。
例如捞生文化,源于客家人的七宝羹或广东地区的七道菜,一般是取芹菜(勤力)、大蒜(划算)、葱(聪明)、韭菜(久耐)以及鱼(有余)、肉(裕足)、米粿团(团圆)一起煮。也有加入芫(团圆)代替米粿,加入腐竹(富足)代替肉。
日本人也流传相似的风俗,相信这一天要吃七草,他们吃的是芹、荠、五行、田丰子、佛座、须须子和蕙巴,在前一晚和当天早上6时之前要准备好菜。
过去叫捞生,是吃七种菜代表七种基本的生活要求。但是现在吃的都已经不是这种东西,从要有基本需求到要有富贵了,但是其最初的七种代表性象征都不见了。
“现在的捞生只是反映了每个人心中所想过的,那种原来的精神还在,但支持精神的其中东西都不在了,变成商业上求好意头的做法,而不是通过食物(的谐音)来提醒你有什么需要的做法。”
宗教元素变得可有可无
汉学研究者赖观福说,以前农历新年的宗教气氛比较重,如农历十二月廿四要拜灶神,除夕要拜祖先等,也逐渐变得可有可无,这些宗教元素开始变得淡漠。
过去相信灶神是玉皇大帝派来人间监督人间行为,而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廿四都要重返天庭报告,先辈普遍相信灶君所报告行为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民众祸福。
他说,但是现在几乎90%家庭都已经没有安灶神,所以很多人也就没有在年秒祭拜灶神,送灶神上天的仪式。
另外,就是要拜祖先,甚至祖先比我们还重要,祖先先吃,把所有好的先供奉给祖先,才轮到后辈们食用。
“现在很多也已经没有拜,包括很多人都没有(在家里)安祖先灵位。”
他认为,华人最重要是团圆,大多数的人应能够赶在除夕团圆,但在宗教元素的处理还是很圆融的。包括笃信基督教及天主教的华人庆祝农历新年的方式也趋向传统而非宗教仪式。
“即使农历新年一开始是综合宗教及文化的节庆,但现在华人处理这些宗教元素更为灵活,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可以把宗教界分为不存在了,照样可以团聚,可以不拜祖先。我们并不像一些宗教这样,你不做就是犯天条。我们在这一方面很灵活,可以不拜祖先,照样吃年夜饭。”
“到教堂去庆祝也没有不可,中华文化是很圆融的,你还是连著(家庭),没有冲突,所以没有所谓犯天条。”
而华人或汉人的源头并非是来自于中原,即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方,所以古代的书籍及文化是从当地产生,后来传去南方甚至是流出海外。“例如冬至的起源,在于当时是新年前最冷的一段时间,冬天到了,但马来西亚没有冬天。中原可能零下几度,但马来西亚却炎日当空。”
现代人烧香只求自身安逸
过往的农历新年流行烧头炷香和烧鞭炮,虽然现在国内禁止放鞭炮而导致气氛稍微冷清,但是国人仍热衷于在新年前后到庙宇去烧香礼佛,尤其对尺寸大的香支情有独钟。但则有人认为,目前的祭拜即使隆重奢华铺张,但其内涵与过去要回馈社会、为大众祈福的心态相左,更专注于求个人自身安逸、荣华富贵。
根据习俗,先辈从除夕开始就走遍大小庙宇,然后在元旦当天抢烧第一支香。
王堔发说,当时民众会跑多座庙是为了感恩神明及先烈,带给社会的道德模范及安定。“献香也不是将过去的功劳归功与自己,而是感激先烈留下来的道德模范。通过烧香感恩神明,也代表我们谦虚地承认自身成就来自于整体社会。”
他指出,当时民众将有能力购买的好香,献给神明,而这个香点起来之后,也照顾了所有周遭的民众。
他认为,过去先辈的心态并非表示“代表我跑完所有庙,烧香来帮助你们大家”,而是诚心希望“我感恩神明,而神明也保佑大家。”虽然现在烧头香抢著做好事的概念还存在,但大众更注重的是烧大香保佑自己。把能力上能做到最好的香献给神明,由神明来照顾大家的概念已没有了,这种谦卑及互助的精神已不存在。
他认为,大家烧香更多是希望神明保佑自己,认为烧香就能够显示自己的心意,认为神明喜欢香,但烧香的内容已经不在大家的注意范围,内涵转变成浮夸。
他认为,这种神明与信徒之间的厉害,是产生在强调个人功利主义的社会,如同资本主义化。
他提出,以前的烧香是属于个人为集体社会贡献的做法,现在是个人求财的资本主义内涵。这是从个人对社会的义务,转变成了是神明也要为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