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吉隆坡市中心的苏丹街和茨厂街一带书局林立,包括大众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书局、大将书行、世界书局、新华书局、学林书局和大书局等,后来又加入了友谊书斋;但,当地的书局在过去10年起了很大变化,其中4家面临搬迁和关闭。
在那个私家车还不普遍,粉红色迷你巴士当道的年代,市中心的茨厂街一带是很多人每日通勤或上学的必经之地,紧贴著各个巴士总站的街道巷弄里,满是美食摊子。
学生们中午放学后会钻进书店里,买著街上卖的炸蕃薯蛋,偷偷地一个接一个地吃,翻著琼瑶、金庸还有卫斯理。这是个仍然美好的年代,大家仍爱翻纸本书,而不是滑鼠键控的网络篇章。
1997年屋租统制(废除)法令,在2000年1月1日正式废除后,千禧年的到来也意味著市中心内的战前建筑物,屋租不再受到统制而开始飙涨。市内老店的营商面貌,也开始转变。
访问书店业者的过程中,谈到最多也最叫业者喘不过气来的,是租金逐年飙涨。现今转型或开源节流已是无可避免,但要如何继续生存捱过下一个10年,却仍不敢想。
现今全球很多大型书局背后,都有大企业或成功生意人在背后撑腰,办文化事业,但是没有“后台”的书局,他们要如何在备受考验的环境下生存?当然各有生存之道,包括租用楼上租金较便宜的单位,售卖更多能够获取盈利的文具等用品或开源节流。
为了生存,一些书局开始转型售卖更多的文具物品,甚至连零食饮料也售卖,并推出更多畅销书本,为的就是让书局可以继续支撑。但有的人并不认同这种做法,认为书店腾出更多空间售卖文具,将会缩减书店能够售卖的书本数量,除非书店拥有多层空间,则另当别论。
甘愿做赔本生意
苏丹街和茨厂街因属旅游区,产业价值和租金每年都相对直线上升,尤其在屋租统制法令取消之后,苏丹街一带更渐渐成为隆区征收高租金的地区之一。据了解,当地的私人店铺单位,每月租金价格可以介于在逾1万至2万令吉不等。
如此高额的月租,对一间书局来说绝对是沉重无比的压力,书店要卖出多少本书才能赚回本呢?这的确是很难,不过,好多书店业者仍坚持守住,甘愿做赔本生意。
友谊书斋东主兼友谊企业有限公司董事经理宋兆裕就是其中一个,他坦白地说,设立书店开销实在太大,是在做赔本生意,但幸好他背后有“后台”,不过不是大企业大集团,而是他的子女。
友谊书斋早期设立在马中商城内,后来因马中商城需要转型装修,只好暂时迁出至苏丹街营业。
“友谊书斋前后共有6年时间在马中商场,苏丹街则也营业了逾4年光景。当初来到苏丹街时,每月租金数千令吉,但现在已经涨至接近1万令吉,相信还会再加。”
“其实苏丹街的租金要比马中商场贵,但我还是喜欢苏丹街,而且商场装修完后也决定扎根在苏丹街,不再搬回去。”
“我的店铺是属于隆雪中华百货商会,所以租金没有私人所属的店铺单位贵,因为会馆需要顾及社会责任,不过租金也是跟著市场逐年在涨,即使每年涨个10%,对书店业者来说都会很吃力。”
“除了我们之外,商务印书馆和刚结业的上海书局,他们的店铺也是隶属会馆‘照顾’,前者是属于人镜慈善白话剧社的,而上海书局则是属于嘉应会馆所拥有。”
他说,和购物商场内的大型书局不同,这些书局即使每月需要应付庞大的租金及开销,但背后都有大集团或成功的生意人在资助,一般书局却没有这种“后台”。
阅读风气弱 同行竞争强
位于隆市闹区的书局除了面临租金高涨问题外,还面临后继无人、懂得阅读中文的华裔人数不多、大马阅读风气不高、以及面临商场大型书局强大竞争对手的威胁,是众多行业中最具挑战的行业之一。
隆雪华堂执行长陈亚才认为,茨厂街一带林立的书局前后面临搬迁和关闭的命运,主要是受3种因素影响,包括新的书局类和大型书局纷纷在商场内设立,如大众书局、纪伊国屋书局(Kinokuniya)、Borders书局即MPH书店的成立,加强书局行业的竞争。
他说,再来就是租金压力,以大将书行为例,早前,大将书行曾在“文化街”租一间2、3层的单位作为书局,然而当“文化街”旺起来后,产业价值也随之涨价,促使产业租金跟著高涨,迫使书局最后只能选择搬迁。
另外一个原因是,尽管我国受高等教育程度的人数有所提升,但阅读人口并没有因此增长,阅读文化至今还是尚未形成。现今的孩子仿佛只要把教科书和补习教材看完,就已被父母看为是很了不起的事。
书店求生存 “逼”上一层楼
为了让书局走得更久,学林书局当初就已计划做“楼上铺”,在敦陈修信路商业中心店铺的楼上单位设。据知,楼上跟楼下单位的租金价格,相差大约4至5倍之多。
学林书局东主谢满昌直言,设立初期就已考量租金每年上涨的问题,为了让书局走得更长更久,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底楼的店面,而直接寻觅楼上单位。
他说,当然,书局要走更远的路,业者本身还要懂得开源节流,因此为何一些书店东主往往要一手包办,打理完书店大小事务的原因。“一些书店面临搬迁或无法继续走下去,部分是因为租金过高所致,部分则是因后继无人。”
谢满昌是在接受《东方日报》记者访问时,如是表示。根据了解,楼上的租金大约要5000至6000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