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地方史最难掌握的就是地方民众行事风格特殊性梳理。举例而言,两个不同的小镇有各自的特点,把两个特点摆在一起能够比较出差异,从中发现两个地方的差别。因此,进行地方史研究,不能跳脱田野调查和口述历史材料的收集。更为重要的,长时间与所在乡镇民众的互动中得到的讯息,加以梳埋和归纳出来的结果,较能贴近事实。
举例而言,我在进行某地方的研究工作时,在谈到地方华社政治参与的部份,论及当地M党的历史时,受访的年长者诉说紧急法令时期至独立后一段时期的记忆,从中获悉地方上M党的A君扮演著告密者的角色,导致有村民因而被英殖民政府扣留。另外,B君原在二十公里外的小镇是牛头党的积极份子,来到本村后改投到M党门下,后来还当上区会要职,并且受委九品芝麻官。
对于这些人的性格、为人态度,透过大多数受访者给予的评价,以及村民对M党的印象,我们即能推断当地社会加入M党者的观感。相反的,当时与M党站在对立面的政党党员大都是热血青年居多,并且是工人阶级,形象较为正面。从一个乡镇的微观案例,再与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政局的发展对照,可看出M党近十几年急速的衰败绝对不是一种偶然。
在田野调查中,我也在机缘巧合下认识到一位已退隐江湖的秘密会社的大哥级人物。言谈之中他告诉我,他在年少时期参加帮派的缘由不全然是因为年少气盛。七十年代地方经济疲弱,除了割胶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作,大部份年轻人都往新加坡找工作,留在村里的年轻人日子过得苦闷,过剩的精力需要找到出口。这其实反映了时代的背景,各地方私会党活动的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资源的匮乏,以及乡区年青人就业的困难。
地方史的调查访问还存在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钩勒出地方上的亲族关系之后,也可进一步爬梳出同一家族成员为何大都成为同一政党的党员,尤其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中年妇女很容易被拉拢加入政党。但这点也显示政党如果重量不重质,光会拉人头而不理会入党者素质,到头来对党的生存反而会带来伤害。如今的M党就尝尽了苦果。
地方史的研究可挖掘的不仅只是地方上过去发生的事,以及数十年来地方的发展变迁的轨迹,在窥探地方社会具有那些有别于邻近其他乡镇的个性之馀,也能找到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普遍存在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