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课本应该统一吗?这个问题在我国是一个敏感课题,尤其是语文课,如最近再度被教育部提出的统一各源流小学国语课本这个课题,再度引起了不同源流小学的关注,也让董总、教总等华教组织再度发表抗议。
统一各源流小学国文课本并不是新的课题,早在2010、2012、2015年被提出,当时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反对,因此遭当时内阁所驳回。如今再提,势必会再度成为各界挞伐的课题,因此该好好的反思这个提议,以及造成的影响,才能够好好的讨论相关争议。
从教育专业的角度来看,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应该有统一,比如一年级的马来文课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课程内容可以分成哪些章节?各个章节该花多少上课时数完成?学生在相关课程完成后该掌握何种素养与能力?这是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理论上每个科目、不同源流的学校都可以统一相关课程架构与目标。
至于课本,那是为了让老师可以进行符合课程架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能够逐步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工具。理论上来说,不同社会条件、城乡差距、经济落差等因素影响下,不同地方的学生有相异的生活体验,吉隆坡大都市区的小学所使用的课本并不一定适合彭亨内陆垦殖区的孩子,东马的所需要的课本也一定与半岛的有差异,因此统一课本的意义不大,只会造成更多的教学问题。
行文至此,还只是从一个教于原则性的框架去看待这个问题,如果要再把华小母语教育、国小国家意识形态等因素纳入思考,那整个问题将会更加的复杂。先不说不同源流教育背后的“爱恨情仇”,单从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有异,生命经验也有不同的脉络切入,华小学生可能没有参与过开斋节庆典,国小的学生或许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大宝森节,国小课本所使用的例子,华小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老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统一课本的意义又如何?很显然那是不符合教学专业,被政治操纵的“妄想”。
统一教科书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很遗憾我国教育仍然坚持这种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这也违背了执政联盟昌明大马中可持续发展和种族和谐的目标。如果团结政府真的想要落实其执政目标和教育革新的理念,就应该从教育专业去思考教学的问题,而不是从政府执政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办学。
我国的本质是多元,教育也应该尊重不同阶层、族群的需求,如果政府真的有意愿要把我们的国民教育搞好,那就该从课程架构与学习目标上著手,并开放民间出版业者去编撰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让学校根据自己所在的城/乡位置、学生阶级、族群等因素去选择适合的教科书,而不是利用教科书来捆绑教学,如此只会产生一大批被牺牲的学生,把整个义务教育搞砸。
教育或许无法回避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执政者应该要时刻叮咛自己要将这种影响降至最低,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当然还可以闭门造车玩自己的,但孩子日后始终要面对全球人才竞争,不小心将下一代的未来玩垮,将成为孩子们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