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经常听到上一代的人说,族群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他们的故事经常都发生在1960-70年代的学校时代,那时所有的族群都在一起学习,互相关爱。
他们的经验分享固然有些道理,但不是很准确。1960-70年代是第二次紧急状态(1968-1989)的时代,国家的安全仍然受到马共分子的威胁。整体上华裔和友族对彼此信任可以说很低。
能够实现族群和谐的人通常是城市居民,他们在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国民学校接受教育。然而,这个群体是少数。
大多数马来西亚人仍然在彼此之间分开生活。马来人住在乡村,华人住在城镇,印度人住在胶园,伊班住在砂拉越,卡达山人住在沙巴等等。
在过去,大多数马来西亚人彼此之间缺乏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不同地区的语言和方言。除了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如吉隆坡的人,大多数登嘉楼人很少与沙巴人交往。有时,马六甲的马来人也不太理解吉兰丹人的方言。
同样,1960年代前的华人也不通晓华语。吉隆坡的广东人也难以与实兆远的福州人或亚庇的客家人交流。
1980年代工业发展迅速,2000年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随著这些发展,城乡人口比例今天远远高于几十年前。此外,信息技术作为社交媒体的推动力量,逐渐取代了以各自族群母语为基础的传统媒体。
族群、地区和宗教之间的理解只是从现在开始更密切。以前,大多数华裔都不知穆斯林大朝圣和小朝圣的分别,不清楚5次祷告的时间,不知道湿婆神和毗湿奴神的区别,也不了解维萨基节的庆祝活动。在他们的一生中,也许不到5个不同族群的挚友。
通过社交媒体,来自不同族群的网民开始了解彼此。我想结合马来和中文的两句谚语来解释今天的情况。马来谚语“tak kenal maka tak cinta”,与中文谚语“不打不相识”相辅相成。
今天看起来各族群之间相互攻击,确实令人担忧,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是通向真诚团结的必经之路。不打则不相识,不相识如何相爱?今天种族之间的冲突,促发了各族开始要互相了解的想法,从而衍生了很多跨族群的网红。
总有一天,敌对的态度将被发展所平衡。更多的马来人将了解中华文化教育,更多的华人将能够说流利的国语,更多的马来人将了解兴都教,马来西亚半岛和北婆罗洲将更加理解彼此。
这种平衡只能通过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实现。在那个时候,比今天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马来西亚人将集中精力发展国家,而不是彼此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