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注意的话,新闻版面时不时就会出现校园霸凌的新闻。我比较担心的是,这些曝光的新闻会不会只是沧海一粟的例子?
最近的案例是沙巴技职学院一名17岁男生遭指控偷走两名同学共计85令吉的现金,惨被13人围殴后,身上数处出现伤痕和淤青,最后毙命在校内宿舍内。
根据2018年至2022年7月的数据,时任教育部高级部长拿督莫哈末拉兹曾透露,全国学校被定罪的校园霸凌事件共有802宗,包括2018年的264宗、2019年的 244宗、2020年122宗,以及2021年的50宗等。
这几年里,也因社群媒体而陆续让一些校园霸凌案件曝光,如之前就有学生被围殴的照片或影片被流传,又或者是家长分享孩子在学校遇到的霸凌后,才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不过,现实里会不会有更多我们不知道的校园霸凌呢?
实际上,一般的校园霸凌表面看是单一事件,但大多数并非偶发事件。那些施暴者很可能是校园霸凌的惯犯,从言语霸凌升级到肢体霸凌,也非一朝一夕就有的"勇气"。
改编自何晞贤原著网路小说《已读不回死全家》的2023年香港ViuTV《那些盛夏我们绽放如花》,除了探讨AI的未来和集团霸权外,其实里头的内容也让我们反思我们该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此剧从一起校园欺凌自杀案去追溯,有人落井下石,有人视若无睹,也有人已读不回,最严重的是班主任的置若罔闻,表面看是以"同学们的开玩笑"来平息争议,实则让霸凌者变本加厉,迫使受害学生退学并在后来选择自尽。
沉默成为纵容
我不敢断言每一起校园霸凌都是如此发展,但问题的症结往往在于校园霸凌就像是英文俗语说的"Elephant in the room",意即问题因过于庞大或麻烦,而导致没人愿意去碰。 尤其是言语霸凌难以证明,也因此,被言语霸凌的受害者或知情者可能认为,只要没事就好,殊不知这些沉默都会成为纵容。
根据马来西亚预防犯罪基金会(MCPF)的数据,校园内存在著不同形式的霸凌,甚至包括导致重伤或死亡的肢体暴力,影响了84%的18岁以下少年。
我一直好奇的是:“当这些霸凌事件发生时,大人们都去哪了?”当然,家长是最责无旁贷的一方,校方和教师又扮演著什么角色呢?或许,有些家长会坚持自己的孩子还是不懂事,也有一些家长应该会责怪自己一直疏忽的。
无论家长有任何反应,应该先思考这些反应会带给孩子什么影响。如果孩子被欺负了,一句"小事/没事",会不会让孩子自此以为沉默就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孩子成为欺凌者,又是什么导致他们有如此行为、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呢 ?
校园霸凌绝不是小事,也不是开玩笑。一旦发生校园霸凌时,身为师长的我们如何应对的态度,都是给孩子们最好的身教,毕竟从家庭、学校、社会到政府,都是大人们在领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