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我国的选举政治里,选党还是选人是一个有趣的政治命题,人民会讨论到底哪一项考量对选出更有效能的政府来得更重要,而过去很多届的大选成绩也告诉我们,我国人民很大部分投票时都是以党派作为主要考量,候选人因素很难左右选举成绩。
人民的主流意见是从政者本身很多时候无法超越党意,所以更倾向于以党派为主要考量的投票方式,虽然这种投票考量在过去两届大选都促成了政党轮替,但是在2022年大选后,团结政府为了在接下来的六州选举中获得更多的马来选票,在其施政中诉诸于种族和宗教等保守诉求,这有别于希盟在选举前的多元进步形象,他们与在野的国盟进行保守竞赛,令我国两股最大的政治势力倾向于同质化和单元化,朝野路线的差异也越来越不明显。
从希盟选前选后的表现可见,选举时投党不投人,政党也未必会坚持在原本的政治诉求和路线上,因为追根究底,政党只是一个载体,虽然它承载著该政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但人民对政党的感知,更大程度是对该党政治领袖感觉的延伸,领导人的理念、主张、形象和表现都会直接影响人民对政党的态度和观点。
另一个例子就是比较聂阿兹时期和哈迪阿旺时期的伊斯兰党,非穆斯林社会对该党的接受程度大相迳庭,证明了政治领袖的领导风格和言行决定了该党的形象和声誉。
政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优秀的政治领袖可以为政党带来积极的变革和发展,如果他们因为固有的政党偏见或策略性投票而不被选民所考虑,长远而言该政党会因为无法继续推陈出新而青黄不接,人民在淘汰掉这些政党的同时,也扼杀了自己原有的更多选择。
相反地,如果人民因为对某些政党的偏爱和包容,忽略候选人素质而义无反顾地给与支持,间接纵容了机会主义者的渗透,或让不称职的候选人当选,终将导致该政党的路线走偏,脱离原有的群众,人民以为自己壮大了这些政党的同时,却不知不觉让他们加速了自我腐化和衰败。
不应偏废一方
由此可见,无论是基于对政党的偏见或偏爱而选择投党不投人,久而久之都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方面可能令到有能力的政治人物被忽视,另一方面则可能让不是最有能力的政治人物当选,导致整体政治素质的低落和施政的低效。
当然,在现实政治中,选党和选人都有其重要性,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选择,反之是相辅相成的,不应偏废一方,但为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对候选人有要求,不单纯看党派投票,才能迫使各政党推出更有素质的候选人,以提升政治环境的整体素质,为国家发展提供进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