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全大局”是近年的马来西亚华人政治里常被提及的概念,意即为了成全大原则,可以牺牲或妥协部分小原则,又或者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合理化任何手段的思维方式。
在近二十年里,马华和行动党都分别曾经向华社端出“顾全大局”的不同说法,以期获得支持,但获得的回响则截然不同。
自独立以来,巫统强势执政多年,2008年以前都被视为难以逾越的一道高墙,巫统在2004年大选获得大胜后气势更是盛极一时,领袖口没遮拦,辱及盟党,马华当时的内部协商和忍辱负重说法,皆无法获得华社所谅解,以致其支持率开始江河日下,直到今天。
曾经,伊斯兰党原本是华社的选举票房毒药,土团党的马哈迪则是当年在野党口中独裁和威权的代表。但从2008年开始,行动党和公正党则成功以打倒国阵为其大局观,成功说服华社甚至非穆斯林社会,把票投给当年先后与伊斯兰党和土团党合作的民联和后来的希盟;2022年大选,希盟则以防止伊斯兰党和土团党的保守势力为其大局观,说服非穆斯林社会支持者,与他们口中贪腐的源头-巫统共组政府。
风水轮流转,团结政府内的巫统虽然不如当年的强势,但其政治作风在扎希领导下依然嚣张跋扈,碍于6州州选即将举行,希盟领袖需要仰赖巫统仅存的马来选票,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马华当年的“忍辱负重”被视为软弱无能,今天行动党的“顾全大局”似乎不遑多让,但华社在没有其他“大局观”的支撑下,迫于无奈地与行动党一起“顾全大局”。
马华公会在团结政府内的生存空间一如所料被进一步压缩,在来临的6州选举甚至可能落得无缘上阵的窘境,尽管马华领袖想要对团结政府发难,却预计难以获得社会上的共鸣或回响,原因是马华也没有办法建构出另一套“大局观”,来赢得华社的政治认同。
成非穆斯林在野党
马华公会如果要重新成为华社的其中一个选择,就需要建构马华的大局观,引证马华是一个有进步性的政党,在其政治实践上强调国家和人民为导向的公共利益,而非自身的党派利益,并致力于创造一个包容、公平、自由、廉能的民主社会。
以目前的局势而言,马华的大局观,应该建立在让人民在健康的民主竞争环境里有得选择,寻求长久和有持续性的政治决策方案,而不是短视的政治分赃游戏,在土团党和伊斯兰党垄断马来社会在野势力,并选择推开非穆斯林选票的同时,马华应该寻找方法让自己成为非穆斯林社会的在野党选择,这除了是对民主政治负责任的表现,也是马华在泡沫化边缘自救的其中一个办法。
行动党和公正党在政权的压力下向巫统妥协,民政党为了政治生存也在国盟内向土团党和伊斯兰党妥协,我们的社会,总有一些价值需要一些人去坚守,所谓大局,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基于原则和价值观的明智选择,马华曾经何等风光,如今何等落魄,如今是否愿意重新坚守原则,赢回华社信任,只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