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的决定尽管都是高调,情报的来源则往往不然。2021年的年度报告透露,2020年和2021年,除了大约38-45%的内部官员的发现;耐人寻味的是,亦有大约三成来自投书,当中10-15%属于身份隐蔽的匿名黑函。(页38)
不管何者,反正罪行林林总总,一言难尽。当年累计的370个案中,花样百出:仗势欺世(14%)、失信虚报(34%)、欺上瞒下(36%)、上下其手(15%)、假公济私(1%)。(页46)
权力,显然是个关键。名列榜首的除了前首相纳吉,民选议员、总监的高官、部门的秘书长、公司执行长、也有不少。分布所示,显见了此事遍布每个领域,处处皆是。仅在雪州,介于2018年至2022年期间,反贪会前后逮捕314人,公仆居多。
追溯报道,犹可知道,时至今日,所贪总额,区区的六位数,可以说是别再提起的小意思。官阶不过如此的单位小主管,入袋百万,司空见惯。喊价千万和亿万的档案,如今亦见怪不怪。据此估算,国库每年因此流失的银两总计多少?
三千的工程,层叠相加,报价三万,大家早有听说。反之,预算三万,层递而减,最终到手的配给,也许只剩下微不足道的三千。此外,来单的说明,和签收的落差,也是卷帙浩繁、连篇累牍了。
尽管这样,每年稽查,发现的扑朔迷离,总是一如既往。采购的流程,虽然早有严谨程序,下单前后,不乏不可思议的咄咄怪闻。结果,一大笔的钱不断花掉了,沉痾宿疾,偏偏兜兜转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何况,想要理解政府的官员,企业的高管全年的收入和支出,有那么难懂吗?月存五千,一年累积,不过6万令吉。工作卅年,总共180万。算计利息,纵然翻倍,也不可能超越马币400万。既然如此,大屋名车,妻妾成群,如何应对?
匿名黑函钜细靡遗的陈词,江湖流传的小道消息,虚实暂且不论,内容确实特别让人著迷。何况,这些年月一系列庭审的呈堂证据,倒是一再核实了千奇百怪的流言蜚语。
认识这些,自可明白国际透明组织公布2022年贪污印象指数(CPI),何以马来西亚的排名连续三年往下跌。两岸黑函齐飞,也就思之自明。可是,想要诚如开斋节献词中承诺开铡锄掉官场劣习,恐怕也不是安华任内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