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刚踏入职场的社会新鲜人?或已在职场打滚多时,又或者你是创业家、自营者?无论你选择的职涯是何种,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尽早考虑个人理财中,无可避免的课题——退休规划。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终将会有因年龄渐长,需要离开工作踏入退休生活的时候,所以若能趁早规划好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肯定胜过准备不足而迎来凄凉晚年的可能。想要将自己的退休规划做好,确保自己将来在财务上能够轻松应对退休后的生活开销,其实并不难。
在资讯爆炸的年代,大家可以在媒体、网际网络找到许多规划退休金的工具和方法,而老萧想要藉著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相对简易、且是老萧自身的规划方式。首先,我们必须为自己将来的退休金数目做出预算,方法是计算出自身过去一年生活开销支出的数额,例如每月开销2000令吉,一年就是2万4000令吉。
接著,就是算出自己距离退休年龄的年限,假设你今年30岁,你可以为自己设下退休年龄的目标,想在50岁退休,你距离退休的年限就是20年;若你并没有细想过自己应该在几岁退休,可以参考公积金的全额提领年龄,也就是55岁,这样一来,距离退休就还有25年,以此类推。
套用上述的例子,若过去一年的生活开销为2万4000令吉,距离退休年龄还有20年,接下来你就必须将通货膨胀率计算进去,老萧自身使用的通膨率为每年5%,所以20年后,到时一年得花6万4000令吉,才能应付今时今日同样的开销水平;或者说20年后的6万4000令吉,购买力等于此时的2万4000令吉。得到这个数目后,老萧建议大家可以使用“4%法则”来计算出所需的退休金金额。
先说明什么是4%法则。4%法则理论于1994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所提出,他研究过去75年的股市平均报酬率,发现只要将退休金投入于合适的股市投资组合,每年提领不超过退休金总数的4%,依靠投资获利再投资的复利效应,创造出足够应付退休生活的现金流,且理论上这笔退休金不会有归零的一天。
经验法则局限
所以,当我们套用4%法则,将6万4000令吉除以4%,会得出160万令吉这个数目,也就是上述例子中,今年30岁,每月开销2000令吉的工作者,在20年后需要累积的退休金数额。得出明确的退休金数额后,自然就是以储蓄加上投资的方式,想方设法在这20载的岁月中,达成这项目标。
若届时得以达成,退休后首年从中可提领4%,也就是6万4000令吉,刚好应付一年的生活开销支出,且若资产的长期投资平均回酬率一直高于4%,这样的现金流就将会是源源不绝的。
必须提醒大家的是,4%法则乃是一个经验法则,也就是以回溯历史的方式,去预算未来也行得通的经验之谈。所以,我们必须明白的一点,也许个人的生活开销会因生活环境变化而增多、通膨率高过预计的5%、累积资产的投资回酬率不理想等变因,而导致依赖4%法则失效的可能。
但无论如何,相比完全不为将来退休生活规划的人来说,可以利用4%法则规划到这个地步并达标的话,至少已为自己的退休财务规划,铺下了一张相对非常可靠的安全网,未来的你,会谢谢今天的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