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是我很优秀的学生,顶著高中统考全科A,历史和地理全国十大的优秀成绩在台湾大学念历史系,期间以优秀的成绩获得英国大学交换学生资格到英国的大学呆了一年,如今是台大历史硕士班的学生,但进入研究所的这一年多来,他陷入了生涯规划上的焦虑。
还记得小文高中毕业时,是带著要念到博士,走学术研究的目标到国外升学,自己也很努力的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保持优秀的表现,获得到英国交换学生的机会,我一直以为他的学术研究目标即使没有一路顺利,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大障碍,事实却并非如此。
作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小文的英文也不俗,能够读懂英文材料,可以跟英国人做简单的交流对话,更能看懂英文资料,整理出一篇严谨的中文学术文章,但却没有信心能够随口用精准的英文做专业的学术交流,更无法用严谨、专业的英文书写学术文章,这使得他陷入对未来学术研究目标的焦虑,接下来如果他继续留在两岸三地或是新马念博士,那他的学术生涯大概也就只能局限在两岸三地和新马这个区域,毕竟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英文还是学术界的唯一优势语言。
小文的困境对我来说也是心有戚戚焉,身边的同学和学生有不少是华小、独中到中国、台湾升学,绝大部分的这些朋友都面对华文特别优秀,英文信心不足的困境,而在今天仍然是英文主导的世界里,他们怯于使用英文,导致工作、生活受到严重的局限,以至于错过很多机会。
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近二三十年来都流传著一种中国崛起,华文的地位将会水涨船高,华文的重要性甚至可以取代英文,但事实是全球的学术知识社群和各种专业的领域中,英文仍然是唯一的沟通交流文字,而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情况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写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开始想要骂我,说我又要来贬低中文,其实并不是这样。以小文的困境为例子,在台湾、中国或是香港继续念博士是他最方便,也是最好的选择,但在中文环境和继续用中文做研究,即使能够毕业,也面对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的同学竞争,而作为一个从马来西亚过去的外来者,面对的挑战就比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更多,除非你的学术研究比大家都优秀,否则不容易进入当地学术界的窄门。
知识份子竞争场域
也有人会觉得我在危言耸听,但事实是学术研究领域乃是全球优秀知识份子的竞争场域,今天各地的大学、研究单位征才都会得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年轻学者竞争,国际上任何一个大学的教职应征者都可能吸引来自剑桥、牛津、耶鲁、普林斯顿等国际一流大学的博士,即使小文最终能够进入清华、北大拿到博士,仍可能会被这些顶尖大学的竞争者给挤下,而小文的焦虑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看到不少自己的学长姐在残酷的学术界中被爆虐得体无完肤。
今天的现实是懂得华文并不是一个绝对优势,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优点,英文不好不是一个小问题,很可能错过很多机会与可能性。到这里可能有很多人会反驳说今天欧美国家也掀起了一股股的中文学习热,所以我上述言论是搞不清楚状况,然而残酷的事实是欧美国家争相学习中文的年轻人都已经有优秀的英文基础,多一个中文对他们而言是加分选项,而我们在英文掌握不如别人,却又只想用中文“吃胡”的话,最终极有可能是一再的错过。
所以在全球化和中国崛起的大趋势下,我国华教论述的发展该如何回应这个问题,是需要大家去思考的部分,我们不能够见树不见林,只看到中国崛起,而忽略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因此今天国内不管是商界还是学术界,不能够只向中国靠拢,也不可以只看见有两岸三地,应该把眼光放大,让自己可以接触到中文以外的大世界,才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