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艺术界颇有才华和名气的年轻友人,几个月前失去了因心脏病突发而遽然去世的敬爱父亲,其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一直未能完全走出殇痛的阴影。丧父之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向来潇洒率性的生活方式。身边关怀他的朋友虽为他著急,但也不能做些什么,唯有默默希望他尽早能走出这个生活上的阴影。
其实人生在世,不论是自己或是家人,都是无法避免、而且必须经历这种颠簸的人生情感过程。尤其是现在疫情期间,我国单是因冠病而去世者至今已多达3万馀人。从这数据来看,我们可以想像,国内因这次疫情而添加了更多丧失亲友的伤心之人,他们都同样面对著这种消沉、心灵撕裂之痛。然而往事已矣,永远失去至亲,始终是一件无法逆转的既成事实,再悲伤也徒然无济于事。
此时,身边的亲友们或许会善意的去劝导,要他们“节哀顺变”、“放下挂碍”等,这是人之常情。而一般上,听者心里也都会明白,这只不过是亲朋戚友间,一种表现关怀自己的问候语而已。有些人心中或会嘀咕:你又不是我,知易行难又怎能了解我的心情有多痛苦、多难受?所以,我们在安慰这些面对丧恸的亲友,问候的时候宜适可而止别过度热心、只要当个好聆听者就好。否则这样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且讲多了,难免会言多必失。
该丧父友人,身边的好友除了停柩期间赴灵堂吊唁之外,基本上就是简单的透过短讯跟进问候,对他甚少有实体拜会。大家都很识相的,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平定心中的哀伤情绪。而该友人在这段期间,也确实在悲伤之馀,积极改变一贯任性的生活方式以静养自己的心境,而把大部分精神放在他的努力创作上。就在这段沉淀期间,他确实完成了许多精彩、成熟与细腻的作品。这是面对逆境时,能够平定心情去做该做的事,会是一种积极、化悲愤为力量的纾解方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莫要被过去的伤痛所困扰,而要勇敢去面对光明的未来。当然,这讲法也同样是知易行难的。这就像我们肉体受到创伤时,要完全复原也需要有一定的疗程与时间。而且在疗愈过程之中,我们也会面对种种的心灵与肉体上的挑战,一直到完全康复为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口渴之人,才会知道该如何选择何种水或饮料来解渴,别人是不会了解、也帮不上忙的。
若要面对所谓的光明未来,我们可以把这“光明未来”当成是耀眼的“阳光”。跟随我们身后的“阴影”,则是我们不愉快或惨痛的过去经验。如果我们一直背向阳光的话,眼前所见的,将都会一直是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自己过去的生活阴影。但我们如果能够勇敢面向阳光的话,阴影就只能跟随在我们身后了。
虽然阴影不会离开我们,但我们因眼睛看不到它,所以它也影响不了我们的思绪,和阻挠我们要继续往前走的康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