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我们就已知道,“大马是一个多元种族、语言、文化与宗教并存的国家”,而大马国民也一直以“多元”为傲,但往往我们的骄傲却也经常成为软肋。
日前行动党泗岩沫国会议员杨巧双戴头巾进入清真寺出席活动一事,竟引起争议与网民两极的反应;有者嘲讽她是做政治噱头,有者则力撑她。后来,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和麻坡国会议员赛沙迪都声援杨氏。
最为吊诡的是,和杨巧双来自同一政党的行动党柔佛州委巫程豪却批评行动党的非穆斯林领袖是否为了赢取马来票,全要打扮成穆斯林。反之,来自敌对政党的巫统边佳兰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阿莎丽娜力撑杨巧双,更指责那些批评杨巧双者,是在操弄仇恨政治。
无可否认,每当政治人物做任何举动或决定时,或许真的从政治利益的角度去考量,但我们看问题应该先看基本问题再看次要问题。换言之,当我们去探讨杨巧双是否为了政治考量而戴头巾之前,应该先回归基本:戴头巾进入清真寺是否必需或必要呢?
不懂大家对2008年大马首宗脱教成功的案例有否印象呢?来自槟城的陈燕芳为了与一名伊朗籍男子结婚而改信伊斯兰教,但她表示从来不曾奉行伊斯兰教教义。后来,法官宣判陈燕芳为非穆斯林及取消她的穆斯林卡,缔造大马首宗在生者通过伊斯兰法庭,成功申请脱离伊斯兰教的罕有案例。
犹记得此案拖了一年多的时间,前后经过冗长的9次展延才下判。也因此,全程负责此案的我不时需要到伊斯兰法庭采访。相信对于大部分的非穆斯林国民而言,进入伊斯兰法庭根本是一生都不可能体验的事。
入乡随俗
根据大马伊斯兰法庭的规定,所有进入伊斯兰法庭的女性都需要戴头巾,而且衣服不得暴露和显示身材曲线,进入庭内则需男女分开两侧坐,不得同坐。虽说我并非穆斯林,但如果要进入庭内采访,就务必跟著规定,否则不得入内。
所幸为了方便,我一般前往法庭采访都穿上不需熨平且宽松的马来套装(baju kurung),而且担心庭内会太冷,还会带备围巾。因此,我就直接把围巾当头巾般围在头上即可。
现在回想,这是尊重,也是入乡随俗。正如 不同国家和不同宗教有不同禁忌一样,无论是进入清真寺、缅甸庙、卧佛寺和印度庙其实几乎都需要脱鞋,而且衣著要端庄,不能穿背心或热裤迷你裙。
多年前到印度采访时,就曾见过欧美游客因身穿背心或露出纹身,而被要求穿上遮盖纹身的衣物才准进入庙内。
正如我们不时会听闻有人因穿短裤而被一些官家单位拒绝入内的新闻一样。虽说不少网民都会指责发禁令者为小拿破仑,但实际上各官家机构也有各自的规定,穿著得体端庄既是尊重,也是礼仪。
多元之所以可贵,在于尊重与包容差异,而且需体现在我们日常的坐言起行里,绝不是嘴巴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