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被反送中游行事态的发展搅乱心情,此时下笔写作亲子,百感交集。上周我谈“阿倌事件”,毫不意外招引许多网友批评,论者将指出教师过失谬误等同于支持母女撒野,二元化两造的是非对错,也僵化了教育和体罚的连结。说我们是体罚世代一点都不为过。
大部份我辈父母都相信不打不成器,而使家庭及校园暴力具有绝对的正当性。我理解他们受时代和观念局限,但我以为“由小打到大”的我们,成为父母以后,应该有更深刻的反思和调整。
然而我错了。网络留言虽不能反映全部意见,但猎杀学生及其虎妈的留言蜂涌而出,是值得正视的现象。许多人强调尊师重道的价值与美德,不少人怀念和感激鞭打过他们的老师为导正他们幸免误入歧途的贵人;一些自称老师者毫不讳言执行体罚的必要性,不受教的学生就是要打才学乖;不少家长表示认同,若自己的孩子如此顽劣,一定也不姑息。可以说,体罚之壮大,全赖家长与老师互为结构共犯。
尊重孩子身心与尊严
体罚的确是快速、有效的教养手段,对缺乏时间与耐心的现代双薪家庭尤其方便。上一代或许限于格局,但我们则是被一种“小孩熬成家长”的权力关系所驱使,成为支持体罚的大人。
手绘作家八耐舜子有一帧作品写到:“现在的父母为了增加孩子的记忆力,会买蓝莓、深海鱼、全麦面包、波菜、坚果、燕麦给孩子吃。以前我们小的时候,爸妈只需要给我们两巴掌,我们就会永远记得了。”
这便是体罚教会我们的东西。体罚的痛、畏惧和无尊严,让我们长记性。然而可悲的是,原来不是我们那一代被搧耳光,现在乃至于未来,还有无数孩子吃巴掌长大。
许多人都经验过不同理由的体罚,“少一分打一鞭”这种不知正当性何在的鞭打相当普遍。甫上小学一年级我就遇上了,我倒无妨,数鞭了事,但我清楚记得那些考个位数的同学,一个个排著队被鞭了近百下,其中有智力不足的孩子,那不是鞭打便能考好的。难道他的身心都不值得被尊重?
事件后,朋友们在网络上分享他们被老师厌弃、羞辱、错待、诬陷的往事,于是我想起所有我记得的不负责、不称职、不教学、不出现、精神状态不正常的教师。我曾被小学男教师抱坐在大腿上上课的记忆再度浮现。我没办法无差异消化这尊师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