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砂拉越及沙巴邦属地位的宪法修订草案,直至撰文的一刻还未知道结果。虽然砂首长阿邦佐哈里表态支持修宪而预计砂政党联盟(GPS)19席的表决意向,使希盟有相当机会取得国会2/3议席支持通过,但是砂、沙在大马联邦的问题不仅是“邦”还是“州”的称号、宪政地位这般简单,还有大量后续事务需要处理。
首先要明白(尤其是半岛的读者),砂、沙地位问题的根源不仅是1976年的修宪被贬,而是可追溯至加入马来西亚并非自愿的历史,甚至说白一点,是东姑阿都拉曼的威迫加诸于英国政府的不负责任而致。再者,砂、沙均没有如新加坡经过公投得到民意授权,一切都是被强塞的,因此砂、沙人民的诉求并不是贪得无厌。
停止政党东渡计划
修宪恢复砂、沙的宪政地位,从正面看可说是希盟将胡先翁在1976年所干的拨乱反正,向砂、沙人民反还基本尊重。但从反面看,因为砂、沙于大马联邦的问题还涉及宪政权利,与及大量政治、经济利益等方面,就无法排除敦马哈迪只图借修宪“粉饰店面”,甚至是希盟政党(尤其是土团党)东渡打算而对砂、沙采取缓兵之计。这不是笔者隔岸观火的杞人忧天,而是刚在之前回古晋待近一周,跟亲友们谈到修宪的事,他们都表示有这个担忧。
尚且以正面的预计去分析,笔者认为通过修宪之后,希盟下一步最迫切要做的事情,不是尽快展开处理后续事务的工作,而是停止政党东渡的计划,化解砂、沙人民对来自半岛政治势力的戒心,形成在“邦”的身份基础上继续沟通的气氛条件。
关系已恨错难返
假设一切朝正面方向发展,砂、沙的主权运动组织和人物,就要明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道理,和接受布城对砂、沙问题仍持有话语权的现实,即使有多不情愿都无可能避开要与布城“短兵相接”的局面。可是部份砂主权运动主要参与者对于修宪只会叫喊“无意思的事情”、质疑希盟居心叵测;甚至近月以来,他们要不是每天骂西马对砂、沙如盗贼,就是不断提问“如果砂没有加入大马将会如何美好”建构幻想,以至吹捧来自某方面的力量能使砂摆脱大马的枷锁。这样可会是有实效的手法?
现阶段不欲猜测这些人有何图谋,但这些言论多少得到认同,其实反映著半岛与砂、沙之间失去互信。回望由1974年纳吉老爸所干的开始,尤其是敦马哈迪在1984年将纳闽从沙巴手上“收归国有”,以至纳吉出任首相其间曾试图于民都鲁重演纳闽的历史,不仅摧毁东、西马的互信,更可说是关系已恨错难返,就算要修补都难度极高。
笔者因此认为,要是国会通过是次修宪,只算是俗语说“有做好过无做”,极其量只算是个开始,一切还要视乎希盟政府的诚意和后续行动,以及砂、沙两邦的政府及人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