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还贷的方程式,影响深远,不仅攸关一个家庭之生计,同时可能连累希望联盟政权。青年及体育部长赛沙迪所言,显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接触年轻同辈之后的深思。
何况,前定的方案,和合约的说明,显然大有不同。一旦需要动用15%的月薪,比率恐怕远远超过了既定的底线。这么一来,他们怎么维系各自的生活,保持职场的体面?
《东方日报》报道赛沙迪所举之例,明明白白:如果借贷毕业生早前每月只需偿还100令吉至200令吉,政令一改,遽然增至600令吉至700令吉,他们必然因此沉重的担子,陷入困窘。
何况,遵照法令,按月扣钱,似乎还需修订律法,不是灵光一闪,想做就做。人力部长的提醒,所反映的,不仅是法理的执行,同时流露了部长之领导之间,彼此没有相互沟通。结果,所定的政策,博君一粲之后,常要转圜。
思虑这些,浅见以为,借助公积金之调低,将部分的缴额转为还贷,是个选项。如果总计24%的公积金,可以划出4%的余额转入国家高等教育基金,两方的问题想必都可因此舒缓。
为长远计,也许政府可以建议修法,加设公绩金的第三户口,专用于大专还贷。要是尚有欠额,则每年结算计利息之后,悉数归还PTPTN。若是这样,贷款自然可以加快清还。
不管怎样,行政之道,不过如此:定案之前,总得先和各个相关的单位商议,同时也听取新生代的心声,从而平息矛盾,找出各造可以接受的方案,何必闹得翻天覆地?
教育部浩浩荡荡,旗下30个部门共有60万名公仆,想必藏有大内高手,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出个主意,决胜千里之外,怎么搞到灰头土脸?由此可见,所用非人。继续下去,必然还有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