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社交网络上,看到由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引发的一些争论。发现有不少掌舵者喜用这句话来激励老师,但对于站在前线冲锋陷阵,面对各式各样的学生,有时方法用尽,也不一定能扭转乾坤的老师来说,这样的激励形同苛责和压力,是不切实际,无法体恤民情的过高要求,特别容易把他们激怒。
据知这句教育名言源自中国教育家陈鹤琴。无法确定老先生当年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说出这番话,只是想根据当前的情况,谈一谈这句话的意义。
真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吗?我想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所谓的“好”,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好”与“不好”。有则漫画十分形象地揭示了当前的教育弊端:为了公平起见,负责评量的考官给前来参加考试的狗、鱼、大象、猴子、小鸟都出了同样一道考题──爬树。
每个孩子的天赋都不一样,就像鸟善于飞翔,鱼善于游泳,大象会举重,猴子能爬树一样,我们岂能只以单一的标准来评估孩子的学习表现,并因为鱼没学会爬树,而归咎于老师不会教?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早在1980年代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说明人类的智能不仅限于传统教育所偏重的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尚包括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每个人皆各有所长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同时拥有这多种不同的智能,区别在于每个人的各项智能发展程度都不一样,因而展现了不同的特质。有些人的空间智能比较发达,对空间的想像力特别丰富;有些人的身体运动智能特别强,在运动场上的表现特别突出……从这个层面看,每个人皆各有所长,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也无所谓差生。只要我们愿意摒弃单一的衡量标准,用更宽阔、更多元的角度看待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所长,找到各自成功的机会,而不强求鱼也要学会爬树,就不会有教不好的学生,自然就不会有不会教的老师了。
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不同智能,让每个生命都能发挥潜质,成为最好的自己。考试理当成为理解孩子各项智能的发展状态,发现孩子不同天赋的参考指标,不该沦为评估孩子“好”或“不好”,衡量老师“会教”还是“不会教”,或成为判断家庭教育“成功”还是“失败”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