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的孩子过去几年在攻读医科,前后赴外国学医加上生活费已上百万令吉,半年前回国等候进入政府医院实习,然而一等再等依然未有名额可进入,目前只能先打点散工等待。
据大马医药协会主席拉文德兰日前指出,我国目前每年约有5000名医学系毕业生,等候进入政府医院实习,其中4000人毕业自国内各大专院校医学系,另1000人自海外毕业返国。
5000人数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基于政府医院仅能把约一半的合约医生吸纳为正职,这代表4年后每年至少有2000名合约届满的医生或面临失业,花了一大笔高昂的费用学医,或者政府在本地大学培育了一大群医生,到头来却是一场空,这个单谁来埋呢?
医生过剩严重
大马医药协会已作出警告,医生过剩已是事实,而且一年比一年问题更严峻,呼吁卫生部正视此棘手课题。
学医是崇高的象征,家里有一个医生仿佛就是光荣耀祖,因此无论是华族或友族都以孩子学医为荣,然而目前在马来西亚报读医学系是介于25万令吉至100万令吉,赴外国学医更是动辄100万令吉以上,价格之高非一般家庭所能负担。
本地慈善家官有缘在去年通过其部落格为本地贫寒学生提供奖学金,就发现申请者大多数是医学系,费用高昂。他发表一篇题为“学医的成本与效益”,分析学医后的前途及钱途,同时也对于大学及学院为了争取更多学生,不惜降低收生水准感担忧。
严管收生制度
官有缘强调,要念医学系别向他申请奖学金,因为很多申请者是不切实际,无论在经济上、能力上、语言上都无法达标。官老人家这个决定可谓是高瞻远瞩。
医学院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而降低水平收生的后果,轻者让不合格的医生无法在职业上有成就,重者可能影响医疗素质,危害人命。
在目前医生过剩的情况越渐严重,医生供过于求已面对失业危机,政府是时候管制医学院的收生制度,而不是让医学院为了赚取更多的学生学费,失控地继续培养医生,在收生时更应该以学生的能力为指标,避免他们去了政府医院实习因无法达标而一再延长实习期,这种种都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是时候,让真正有素质的人才能攻读医学系,让真正有素质者才能获聘成为医生,以保障本地的医疗及医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