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大选中,121个少过6万选民的国会议席中,国阵拿下了105席,反观民联只赢得16席。易言之,东马内陆和半岛乡区议席被掌控在国阵手里,与城市区的炽热反风形成强烈对比。选举成绩与客观分析告诉我们,除了选举制度不公,未能改朝换代也必须追溯到无法突破乡区支持的关键问题。
经济弱势和数位落差(digital gap)导致乡区人民较依赖传统纸媒及国营电视台获取讯息。部分偏颇的资讯除了长期潜移默化形成错误的认知与观念,比如政府等于国家,支持国阵是每个人民的义务;也造成乡区选民对反对党的普遍上负面印象和猜忌抗拒。
如何突破挑战?
当行动党在城市区成功举办万人空巷的政治演讲,这样的照片同时广泛在乡区流传,配以“民联执政将由行动党主导,严重侵害马来人权益”的扭曲说法,导致乡区选民对于作出改变更加存疑和却步。
乡区人民长期对于建设、发展、援助的迫切需求,令执政集团得以将手中分配资源的权力当成最佳筹码,在关键时刻通过萝卜(拨款、竞选承诺)或棍子(威逼、恐吓)来稳住胜算。对资源的渴求和习惯甚至让部分乡区选民愿意接受国阵贪污腐败的事实,以求换取熟悉安稳的生活。这样的心理恐怕不是传达足够资讯,或者对乡区人民晓以改朝换代使命大义所能解决的。
想要突破巫统喉舌的重重围堵,长期的替代资讯文宣不可或缺。乡区的替代资讯传播挑战在于不能通过勤发文告增加曝光率。唯一的方式是一步一脚印地在幅员相对宽广的乡区挨家挨户地亲手分发文宣,用面对面最直接的接触方式传达、建立人情关系和信心。
反对党一般擅长的群众演讲也不是乡区的经营选项。反而,以10至20人为限的小众内部演讲虽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却更为有效。乡区的耕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踏实地经营,无法单靠高知名度领袖、网络宣传等一般城市区的操作模式处理。
另外,为了有效地消除乡区人民对于改朝换代的疑虑,希望联盟则需要提出更有说服力的替代政策,以及交出执政州属的成绩单。除了证明变天后的州属各民族权益受到保障,各种惠民政策更能够开拓乡区民间视野和想像,以及提高他们对执政者的期待与要求。
面对国阵领袖不间断的贪腐丑闻以及内部分裂,加上各种加重人民生活负担的政策,乡区人板块已经出现松动迹象。掌握乡区概况是对症下药突破局限障碍的第一步,惟最重要的还是持续的行动力。如果我们有志在第十四届大选缔造历史迎来改变,“深耕乡区”就必须是重点工作,而不能只沦为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