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过提供方向信息,为现代人大大地解决了迷路问题。存在于各中小学的GPS(Gred Purata Sekolah)呢?是否也有效地为学校指引了教育的方向?
中文译为学校平均积分的GPS,在政府统一考试成绩放榜后常见诸报端,通过对比学校今年与去年的GPS,作为衡量学校学术表现的其中一项指标。GPS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以大马教育文凭(SPM)为例,每个科目的等级都被赋予一定的分数,如A+=0.0分,A=1.0分,A-=2.0分,B+=3.0分,B=4.0分,以此类推。
量化教育
用应考学生所有科目的等级分数,除以应考人数即可得出学校平均积分。假设一所学校的平均积分为1.0,即表示所有学生都考获了A,为此学校的平均积分越低表示学生成绩越好。接著校方便得以此为依据,为来年同样的考试订下GPS目标。除了GPS,还有GPMP(科目平均积分,Gred Purata Mata Pelajaran)、TOV (起跳点take-off value)、ETR(预期的成绩,expected targeted result)等一连串相互关联的数据。
教育能够量化吗?这些看似科学、客观的显性数字是否能有效地为我们指引方向,解决教育问题?量化数据容易获得明确的数值,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检验教学成果,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但始终存有局限。
考试非万能,它虽能测试一个人的知识技能,但无法掂量一个人的思想品格、情感价值,还有许多二十一世纪人才所需具备的重要的能力诸如创造、合作、领导、应变能力等,都不是单靠考试就能测量出来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并不是所有可数的东西都算数;而真正算数的东西并一定可数(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not everything counts can be counted)”,为此我们又何须过于放大从考试分数所得出来的数据,让它成为我们教育的指挥棒,让大家跟著团团转?
教育不是工业,学校不是工厂,育人的工作不能像工业生产一样量化管理,靠量化的几组数目字来实现。量化的数据仅能提供基本粗略的参照框架,作为教师修正教学手段,或学生订下目标的参考依据。更大的意义乃在于数字背后的讯息解读及追踪跟进工作,单一地把它拿来作为衡量个人得失,学校成败的指标的话,只会给学生和老师带来压力和负担。
每一年应考的学生都不同,他们并非流水线上可以统一制作的产品,而是有意志有知觉有情感,有不同背景的生命个体,这之间存在许多不可操控的变数。两者之间的GPS能比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