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国产之作,似乎都不怎样样。家家户户,如果可以,都不开国产车。权贵看病,也选择国外的专科。时至今日,中小学生读书,现在首选的,也是国外的课程。
《东方日报》援引国际学校咨询机构(ISC)的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首季,国内两岸总计已有国际学校170所,招得的学生多达7万1589人,乃是东南亚十国的冠军!
何解?《东方》的报道随后指出,关键在于政府的教育政策朝令夕改,家长见之,多对国家的教育体系失去信心,东南亚十国之中,大马的国际学校显得一枝独秀。
记者专访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曾俊萍所言,正是佐证:仅以语言政策为例,一时英语教数理政策,一时全盘改回母语教育;反反复复,无所适从,“(家长)他们索性将孩子送往国际学校”。
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王仕发应询,显然也认同此说,同时指出“国际学校的设备较为齐全、教学方式也较为活泼,为此不少家长不惜昂贵学费,也让孩子就读国际学校”。
除此之外呢?曾俊萍和王仕发显然都没有把话说完,这里不妨代为补充:本国课程,向以拔苗助长见称,语文教学,犹是如此:佶屈聱牙,天马行空,比比皆是。甭说稚龄之童,专业的父母应考,恐怕也有难度。
犹糟的是,遵奉所谓高思维(HOTS),科学和数学的范畴,也渐陷渐深。入门的概念,基本之运算,学生还没有头绪;问题的测试,几乎已开始达到奥林匹克水平。晚近三个语文的理解出题,魑魅魍魉,另外附加作文。是否可能,大家明白。
何况,报读华小,也不便宜,团购作业,一仙不扣。家长再也没有耐心枯等王仕发研究,读懂蔡维衍博士在〈无须换政府,换政策也行!〉转达之玄机,干脆转身报读国际学校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