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公会号称是拥有全国最多华人党员的政党,却在2008年及2013年全国选举中,特别是在华人选民居多数的选区一败涂地。2013年大选后,马华被嘲讽是“7-11”政党,该党也兑现选前在特大通过的不入阁决定。不到一年时间,马华再召开特大推翻之前议案,党内领袖决定重新入阁和接受官职。选民嘲讽马华领袖眷恋官职,不在乎入阁是否依然“当家不当权”。
总会长廖中莱辩称马华重返内阁是要解决华社问题,确定马华在政府内的参与权和地位。言犹在耳,马华入阁快三年后,华人社会还在争取只剩一里路的统考文凭受承认事项、5000万令吉的华小特别拨款闹得沸沸扬扬。面对巫统纳吉和伊党哈迪阿旺的眉来眼去,马华只会咆哮行动党。当然行动党也不遑多让,动辄就要马华表明对相同议题的立场。
未有一套政治理念
踏入2017年,传言将迎来第14届全国选举,而廖中莱已指示马华基层全面备战大选。他说该党过去投入许多精力去服务华社,现在必须加强跨族群的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友族。过去两届选举,马华皆没获大部分华人选民的信任和支持,如今祭出的备战策略更让人不禁摇头。
马华和廖中莱是否意识到很久以前主打的服务牌,已非华人选民关心的重点。选民急切诉求的是如何改善华人族群的政治地位及国家整体发展环境,如廉洁透明的政府、司法独立。
无奈马华总是把政党工作重心放在服务选民,无视政党的其他重要功能。
政党的功能除了组织选民和教育选民例如什么是民主、选民登记和选举的常识、选区服务等,其中一项重要的功能是搜集民意,分析民意趋向并反映到政府机关。政党通过提名候选人参加选举,当他们赢了多数选票就成为执政者,可根据政治理念制定和执行政策。政党如果输了选举就成为在野党,肩负监督政府的重大责任。
虽然政党政治远比以上简单的介绍来的更复杂难解,但政党存在最重要的目的是提供一套吸引选民的政治理念,有能力搜集和反映真正的民意。马华作为国内的老牌政党,提不出一套政治理念,挂在嘴边的“内阁协商机制”,也只能争取短暂的小营小利,无法在政策上有决定性作用。
马华在阁外时无法做到监督政府、入阁后无力制定政策,只能一味强调提升服务素质,却无法掌握华人选民真正在意的政治诉求。因此当我教导学生认识政党时,不能选马华作为例子,或只能选为反面教材。如果马华还要再殷勤服务下去,将来就只能成为历史教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