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导,槟城日前上演一幕“没有新郎的婚宴”,新娘子孤身只影,台下衣香鬓影,是孤独、是甜蜜,是无奈、还是事出有因,不得已而为之,都显得不再重要,世人眼中浮现的,无非是“人心不古,世事艰难”的印象,让人看之唏嘘,也带著催促世人反省的无限寓意。
盘古开天以来,自“唐尧、虞瞬”建立“仁德”社会迄今,流淌著“尧舜”血脉的华夏子孙,莫不强调“忠孝仁悌、礼义廉耻”八个大字。华裔推崇此八大字,原因来自其深赋的意义,个中正意教导华裔子弟应坚持的立足点,需以“道”为根,“德”为本,“仁”处世,“耻”作戒。
且不论,那场引起社会议论的盛宴起因是何所以。故事中两位主角的作风,无疑已经引起社会上某程度的哗然;特别在网络时代,虚拟社会里,网民不会太在乎事件的来龙去脉,反之,网民会更在乎本身的畅所欲言权利,七嘴八舌的点评,会引发怎样的结果,并不在他们考量范围。
基于,网络上虚幻难测,网民也不会花时间为要评论的故事进行细心求证;你一言,我一语的标志论据,称“赞”也好,谩骂也罢,最终,只会对事件中的两位主角,及其亲友带来困扰,公理是得到赞扬,还是造成无心伤害,后果与人无尤。
在中华礼教的道德观感中“没有新郎的盛宴”,可比拟为世人眼中的伦理道德镜子,上传者究竟意欲何为,在网络世界上相信不会带来任何真实的意义;反之,却触发了“人心不古,世事艰难”的争议道德题,向世人展示著“人心演变,世态变幻”的无情及无知。
反映社会风气
双方涉及者也不会因此而得到很大的正面回报,反而,存著咎由自取的因果元素,是相当吃力不讨好的做法。
没有新郎的盛宴故事发展以来,起初网民在一片倒留言支持某方,翌日,却又出现变异,让此宗“盛宴门”事件,显得扑朔迷离,故事主人翁会不会受伤,而今,已不能局限在故事的范畴内,故事已经触及社会道德门槛却是事实,握有开启社会风气钥匙的“盛宴门”,教社会不得不谨慎看之。
8年前,华社坠落在政治纷扰之中,陷进一片乱象的泥沼内,权力游戏的争执,教华社引以为傲的5000年文化,在污垢的谩骂声中挣扎不断,社群被愚弄至一脸污泥,身体遭折腾的疲倦不堪,历久的紊乱情绪,即厌恶又欲罢不能。
政治乱象,烦嚣生活,经济的不景气,让华社群体逐渐趋向悲观,面对茫茫未来之际,网上突然有一则“没有新郎的盛宴”故事,恰逢时机盛传到来,本是增添情趣的茶余话题,奈何,却又让华社不禁亦喜亦忧。
“喜”是故事中没有烦扰人心的政治元素,也没有困惑思想的争权夺利味道;“忧”的是,原本分属两个人或两个家庭的喜事,如今,摊开在社会上,让不知情者点评,让道德争议的问题,变得更复杂,本该获得祝福的两个人,一夜间成了网上,陌生人的话题,孰对孰错,结果只有教人徒叹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