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提到“科学”时,很多人脑海会浮现自然科学——物理、化学与生物。从马哈迪时代开始,主政者皆鼓励学生选修理科,认为大量的理科人才是发展成先进国的条件。当学生升高中时,校方经常分派学术成绩表现优秀的同学到理科班。对学生而言,他们读的正是“科学”。
何谓科学?中文原本没有“科学”这个词,英文中的“科学”(science)源自于拉丁文scientia,其原意是“知识”和“学问”。随著日本学者将“science”译作“科学”,而康有为把“科学”引入中国,梁启超、严复等学者在中国本土使用“科学”一词后,才逐渐取代“格致”成为science的翻译词。
我在大学时才知道原来有“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有所分别。我一直以为的“科学”其实属于自然科学,关注自然界的人和物的自然属性和发生的规律现象,甚至去克服自然界带来的一些挑战,如地震、害虫、疾病;社会科学则关心人类社会发生的各种现象,如政治、经济、宗教、语言、社会组织等,解释人类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原因。
理科文科殊途同归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关注的学术领域有明显区别,研究方法也各有所长。自然科学特别是现代生物医学、电子通讯领域,要求研究人员必须待在实验室,透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探索研究领域的知识。虽然社会科学也讲求量化数据,但更多追求质性研究的精神,如参与观察、深入访谈、影像发声的研究方法,试图从更微观的角度探讨社会现象和事件。
我国政府一直鼓吹家长和学生选择理科,媒体和坊间舆论界也认为文科是“轻松”、“不赚钱”的行业,这是很肤浅和功利行为的认知。虽然自然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有所不同,仿佛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但事实上它们是殊途同归,因为两方都在追求一套认识世界的“学问”。人们通过探索自然现象或是社会现象,理解过去和现在发生的事情,并试图推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不是身处于两套不同的系统,它们是互相影响及改变。自然科学技术带来的革新发现,必然影响社会未来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也将为自然科学带来新的思考和挑战,例如无性繁殖的成功给社会带来关于宗教意识形态的争论、通讯科技带来世代沟通方式的改变。
自然科学和技术是因应/回应人类社会的需求而出现,如果一个国家只注重追求自然科学的革新,忽略培养优秀的社会科学人才,我认为这国家是无法成为先进国,因为其无法掌握国家至全球社会层面的需求和论述进展,又如何有科学工艺技术创新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