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在汉字里头乃属多义字,基本上是指贝类动物身上的硬壳。“梵贝”,则是早期中国南方的一种吹奏节乐的乐器。
“贝”,亦是中国百家姓之一,其代表性人物有设计法国巴黎罗浮宫,上海外滩、香港中环和北京长安街头中银大楼的国际驰名的建筑师贝聿铭,以及中国名细胞学家、中国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的贝时璋等。
而贝壳在周朝,或许于更早的时候,已被人们当作资货粮用、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货币使用,故有“二贝为一朋”的货币单位说法。一直到了秦代才改用“钱”,以取代贝壳充当货币使用。
至于形容一个我们十分珍惜的人,我们称之为“宝贝”。
在古城马六甲估俚老街,有一间道教“峰山宫”,其66岁的负责人曾台成先生,体格壮硕、学识丰富。曾先生年轻时曾经在马六甲河畔当过多年的卸货苦力,据说一人可以一次抬起200公斤的米包。曾前辈虽然书读得不多,却能自爱好学以充实自己。空闲之馀吟起诗来,总能出口成章,令人叫绝。他早年听取了前辈们口述诗词后,用心把它们记录于心中。不久前凭记忆转述,与我分享了朗朗上口的《五贝诗》。这是他所分享的众多顺口打油诗中,其中一首极为精彩的警世打油诗:
者贝(赌)皆因今贝(贪)先
不知分贝(贫)在眼前
士四贝(卖)完戎贝(贼)起
总之五贝不堪言
其详细解读是说,“赌”这一回事,皆因“贪”念而起。而好赌之徒,却不知道“贫”困的日子即将到来,就在前方不远处正等著他去苦尝。一旦赌博输了,把身边财物典“卖”精光之后,“贼”心便随之而起,人就开始行恶堕落。总而言之,这五个“贝”字,真还不好说。
诗中提到了“赌”、“贪”、“贫”、“卖”和“贼”五字,都是以“贝”(钱)为部首,表面看似独立毫无瓜葛,却又彼此息息相关,故称之“五贝诗”。佛家把修行道路上常遇到之五毒“贪、嗔、痴、慢、疑”,其中的“贪”字,恒摆第一位。这也说明了,“贪”念存在于人世之间,确实能左右一个人之行为甚巨。
不久前从网络上,也读到类似之七言打油诗一首:
贝者之人不是人,
只为今贝起祸根。
有朝一日分贝了,
到头成为贝戎人。谨以此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