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毕业生如果学业成绩达到入学的基本要求,而学费与生活费也不会个负担,那么选择在那个国家、进入那个学校就读,在做抉择的凭借不仅仅是个人对那个国家、城市和学校的初浅印象,更重要的是那所学校的校风、校友在业界的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等方面的了解。
在台湾,不同学校同样的科系在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就有所差异。企业界招聘人才时最喜欢成功大学的毕业生,主因的原因除了成大地处台南,敦厚朴实的闽南文化,塑造了成大人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台湾的经济起飞时期,台大、清大及交大等理工杰出毕业生纷纷出国深造,反而成大人留在国内参与工业建设,因而成大人在工业界的重要干部占了很高的比率。也因此建构了成大人在工业界的网络,学长姐们对学弟妹的提携促成了成大人在就业市场的一定优势。
在社会上产生作用
在不同国家求学毕业后,潜在机会亦有所差异。如果目前拥有中国、台湾、港澳及新加坡这些国家的顶尖大学供选择,而各方提供入学的条件都差不多,进入哪一所学校所能带给自己创造哪些优势将是考量的重点。毕业后的就业优势、学校学术水平、同班同学的竞争状况,还有更重要的是个人潜能的发挥,把这几个问题摆在一起评比,自然能分晓哪一地区的哪一所学校是较正确的选择。
当然,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有些地区的学校曾经是区域的名校,但因主客观条件的改变而沦为二流学校。也有些地区的学校,因为政府资源不断的投入,而成为全世界优秀人才汇集的一流学府。进入这样的学校,享受到的不仅是一流的教学设施,同时也因校友的网络遍布全世界,对个人未来在事业的拓展将会很大的助益。
人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时都会产生社群认同的需要。同乡、同血缘、同班同学、同校校友,这些纽带在个人踏入社会后都会产生作用。而在就业上,在谋职校友、同窗的关系往往是最好的敲门砖。今日受惠于学长姐的人,他日一样会提携学弟妹。
积极向上的学风、注重关系传承,校友对母校具有高度认同,社群边界非常明显的学校,有远见者必定会做出明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