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2015年第31届全柔华小华文笔试比赛州级赛卷〉一份,读之不解。当中,理解六所考的那一则文言文,系明朝江盈科的〈造酒〉。Google查知,本文曾是商务所编香港《初中中国语文》文选。小学的程度,如何应对呢?
恕我直言,我实不知,这一场比赛,到底旨在测试什么?语法那一些环节,不论句子或修辞,恐怕皆非小学生懂得的,甭提所谓的文学知识了。兹举第114题,足见艰难之非常了:“以下的元代杂剧与作家的配搭,哪些是正确的:I《蝴蝶梦》,关汉卿;II《西厢记》,王实甫;III《赵氏孤儿》,纪君祥;IV,《牡丹亭》,汤显祖。”
如果这不算国学,另有第116题追问建安曹氏三杰,第117题测试《春秋三传》,以及第119问道《孔雀东南飞》所述,是哪一对夫妻;请问,这该是小学生的试卷么?
如此笔试比赛的题目,怎样通过内部的审核,百思不解。除了天马行空,我再也不知道怎么说了。个人大胆猜测,恐怕乃是出题人上网随手搜寻,copyandpaste(剪抄与贴上)的结果。
是的,当前的作业和流程,往往都是灵光一闪,自由自在之所。课本编写,UPSR会考出题,细看之下,不少也是这样;何况赛卷设计?前前后后,一共130题,一小时作答。平均而言,每题只能应用27秒作答。可能吗?就算答对,浅见认为,想必也是个人一时侥幸,不能因此反映中文水平。
可是,这个国家的教育之基础,总是建立在不可能的范畴之上,然后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的不可能的任务。
遵命赴考,面向一道道不可思议的问题,一个个学生自然深感沮丧,随之自惭形秽。不论快乐学习,是否此之谓乎,背离主办当局想要发扬华文的那一番初心,当然是迨无异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