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之兴,出自经济需要。华商开启的华资银行,也不例外。早岁华商得势,各领一方,银行随之四起,应对时代和市场所需。尔后政局有变,银行倾变,接二连三。
细读经济学教授谢桂元博士的〈大马早期华资银行的崛起与没落〉考证,读者想必感伤先贤的大业之沧海桑田:广益银行早在1913年启业,1992年转为马来亚银行接管,1999年又与兴业银行合而并之。
次而上市的是鲜为人知,位居南马,前新纪元院长柯嘉逊博士令祖父和同仁开创的峇都巴辖银行:1919年注册,1922年营业。1963年易名太平洋银行;2000年的首轮银行大合并行动之中,为马来亚银行吞钩,最终也完成历史的任务。时任马来西亚宏愿开放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的谢博士本篇论文统计:接下来的华资银行还有广利银行(1934)、联昌银行(1924)、万兴利银行(1935)、福华银行(1951)、华达银行(1955)。
马来(西)亚立国之后,南中国海两岸的华资银行,较为广为人知则有马来亚银行(1960)、合众银行(1960)、公明银行(1965)、南方银行(1965)和兴业银行(1966)。但是,这些一柱擎天的事迹,恐怕都不为后辈所知了。
何况,经历了1960年-1970年的全盛和光辉,诚如谢桂元博士所言:华资银行也日渐没落,逐一转手。”残存至今的,唯有大众银行(1966)和前身出自广利的丰隆银行了。
当中的传奇,和悲戚一样多。开国元勋的马华元老李孝式爵士家族名下的那一间兴业银行呢,后来也落入阿都拉昔之手,当初一度保留的中文名,现在似乎也彻底消失有情人间了。
隶属马华旗下的自立合作社的义务秘书易沛鸿透露,合作社将在来临的代表大会上,建议以合作社银行重生,能否扭转乾坤,还华资银行以峥嵘岁月?顾虑了一个马来西亚政治的桎梏,当可知之,迨无异议。
那么,倡议之中的这一间合作社银行将会怎么定位,当是关键了。马华领导是否愿意参考诸如芬兰的女人银行(Women’sBank)独特的经验,寻思一条独辟蹊径的蓝海之道,还是自限圈地,仍在原步继续兜兜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