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在2013年才提出的亚洲基建投资银行(亚投行),在2015年取得大突破,连一向以来是被视为颇忠于美国的英国,也抢先欧洲诸国加入成为创办国之一,进而引起法、德、意等国,也迫不急待地加入,以便成为创办国的一员。之所以要成为创办国成员,是因为可因此成为决策成员,而非单纯的普通成员或观察员地位。其中的利害关系是很大的。
以当前的国际货币基金(IMF),世界银行与亚洲发展银行为例,创办国的欧、美、日,便享有很大的投票权与发言权,使得后加入国如中国深觉不满,但又改变不了现状。因为,主导权掌握在欧、美、日手中。掌有主导权者,自也可制定放贷的规则与条件,如严格的环保与社会标准条件。可见,成为规则制定者(Rule-Maker)与规则服从者(Rule-Follower)是有很大区别的。
中国有能力与条件倡议亚投行及之前的金砖银行,也与这种既定现实有关,而不得不力求突破。当然,亚投行能有这么大吸引力,主因在于,首先,中国拥有约4兆美元的外汇存底,也苦于为这庞大的存底找寻出路,如购买外国债券、企业股权、国外资源性商品(如矿产等)。而亚投行的设立,也可为其提出的一带一路提供实质支持。其次是,许多亚洲国家如印度、印尼、越南、巴基斯坦等,均苦于缺钱,而无法有效改善基础建设,如道路、铁路、发电厂、机场等。一个有钱,一个有需要,有无相通,自然水到渠成。这应是亚投行能早在2014,便有22个成员国的主因。
对于欧洲国家如英国言,自然也能从庞大的各项计划、项目中获得机会,特别是很依靠金融与房地产驱动经济的英国。它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就是,有钱才是硬道理。自2008年欧美债务危机以来,欧美日的经济实力受到重挫,不但债务沉重,也陷入了不改革经济可能崩溃,而搞改革,现政权又可能垮台的困境,可谓进退失据。这个经济危机,也冲击了其民主体制;只好放下高姿态,向钱看齐,以利互通有无,什么人权高于主权,民主选举是普世价值的口号,也只好暂靠边站,这就是现实。
国际关系,说到底,就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就是即便美国施压,在美国经济实力大不如前的现实条件下,前盟友无视美国施压,而争先恐后加入投行卡位,便充份地反映了这个硬道理。
对中国而言,虽然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有4兆美元外汇,可在政治上与军事上依然与美国有很大差距,还得继续搞好经济,充实综合实力,才能政、军、经三结合,成为名符其实的超级强国,用提升的民族尊严与充实的民生来巩固政权。其实,亚投行创办成员国越多;这多边主义也冲淡了中国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