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华社,有部分人非常崇敬孔子、孟子等,尊其为“圣人”,把孔诞也称作“圣诞”,而孔子及其继承者所弘扬的儒教则称作“圣教”。另外,也有人非常尊崇老子和庄子,某些更直接把其神化,各别奉为“太上老君”和“南华真人”。不过,同时也有另一些华人并不如此看待孔孟和老庄,而仅客观地视其为古代思想家,乃至有“先进者”不客气地批评、诅咒之,把国家或族群的社会、文化等问题之罪责都套在其身上。

显然,许久以来,华人已习惯了如此“各自诠释”,没有谁务必听命于谁“正确”看法(除了文革时期的中国大陆不说),更不会有少数者仅因观点不同而惨遭迫害,甚至丢掉性命的情况。质言之,这就是世俗化所带来的“好处”之一。世俗化不仅容许华人质疑、反思、批判所谓神圣的传统,也解除了阻碍其自由探索、信仰、实践各种宗教或意识形态的禁锢,因而造就了“后帝制时代”的思想、文化、宗教等各领域的繁荣。

回顾民国时期,确是中国佛教和基督教再兴或大振的时刻,连道教和一些民间宗教也开启了改革及拓展努力。这大体都是在儒家秩序崩塌后方易彰显的情形,因再也没有一个掌控最高权威和最多资源的儒教政权,能够毫无顾虑或包袱地从儒家意识形态的角度、立场、利益等来规定、监管、调控整个国家政教,乃至风俗之格局及内涵。虽说中国大陆后来又陷入某家“西来”的意识形态“霸权”,不过质言之,其最终还是无法媲美儒教曾有过的辉煌。

坦白说,儒教也诚非首次遭遇“颠覆”或“冷待”,因东汉灭亡后,它也曾“低迷”、“旁落”过,直到唐宋才渐渐重拾其绝对正宗和正统的地位。这间中自有一代又一代儒者的辛勤付出,以足够坚定的信念、澄明的智慧和博大的胸怀,逐渐重树儒教秩序的正当性和魅力。惟不管怎样,儒教于20世纪前后所经历的激烈世俗化,毕竟是前所未见的,大大超越了“后东汉时期”的多元化冲击,所以其能否“东山再起”,看来不一定乐观。

毕竟,世俗化已是现代性中非常核心的部分,现代社会虽并没彻底摒弃意识形态,但却渐渐发展出不会轻易掉入任何独家意识形态威权的新识见、价值和伦理,而这正是世俗性所致力催育和捍卫者。除非返回帝制时代,否则儒教必定只能以另一种更为现代化,包括更契合个体性和多元性的本质重建其正当性,乃至权威。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一马公司的凡响

龙门阵

前首相敦马哈迪说,要是不尽早让一马发展公司的风波水落石出,国阵在来届大选必将大败!无独有偶,首相纳吉也一再提醒巫统员:如...

阅读全文

孙和声:大马经济的近忧与远虑

龙门阵

最近,国家银行行长洁蒂呼吁国际评级机构公平评估大马。她说,大马的经济基本面(Fundamentals)颇强,应受到肯定。...

阅读全文

杨善勇:林冠英实在太忙了

龙门阵

因为林冠英当年的那一场牢狱之劫,行动党主催的那一系列声援大会我记得。傍晚下班,同学和我匆匆用过晚餐,赶赴现场,聆听演讲。...

阅读全文

郑名烈:那些年,他们曾是一家人

龙门阵

从文化看历史,历史不过是过眼云烟。从历史看政治,政治只是昙花一现。这是我学会观察政治的演化之后对政治的初步理解。政治上的...

阅读全文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

龙门阵

默迪卡民调中心的民调显示,半数大马人已厌倦朝野政党的政坛老将,希望他们早日退位让贤。然而,如何让他们退下来,就涉及权力的...

阅读全文

孙和声:为何许多穆斯林反西方

龙门阵

为何伊斯兰世界,普遍有反西方情结?即便是不少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也或多或少不满西方?如果只是看西方主流媒体,特别是英...

阅读全文

做头发和做水疗

龙门阵

姑妈金叶菊跟我唠叨:总有人问我做头发,需要整千元吗?真是的。我会心一笑,以前?以前谁会问呢?姑妈难得去沙龙的,都叫人回家...

阅读全文

陈海德:一场集会之后

龙门阵

声援司法正义的“307抗争到底集会”顺利进行并落幕,多达上万群众集结吉隆坡街头,与国外各地国人同步展开活动,为在野党领袖...

阅读全文

彭一峰:谁应该告老还乡?

龙门阵

默迪卡民调中心的调查显示:约半数的国人已厌倦朝野老将们的政治表现,并希望他们早日退位让贤,被点名的政坛领袖依序为:人民公...

阅读全文

许万忠:悲情招生,情非得已

龙门阵

马青总团长张盛闻在马中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会开幕仪式上,发表了他不主张华小以悲情牌招生的看法。他说:“悲情办学的时代已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