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女吴易甜在周一前往23岁潘姓男友人家中制作动漫的道具后,宣告失踪。在马来西亚人民社警总会长关志庭的逼问下,揭发这名男友人曾经企图强奸吴易甜,并在后者反抗时用哑铃打伤及导致她死亡。关志庭把男嫌犯送去警察局,警方稍后在嫌犯指示下找到吴易甜的尸体。
《光明日报》在其官方面子书网页即时报道这起凶杀案消息,并称呼嫌犯为“潘姓男动漫迷”。不料原来是社会大众关注的少女失踪及被杀害一案,因为“动漫迷”一词,引起部分动漫迷在面子书上留言抗议报纸和记者污名化动漫迷。有者质疑报纸放大动漫迷身份用以消费及炒作新闻;有者认为这个称呼伤害动漫迷的形象;有者发出“动漫迷无罪,不要一竹竿打沉整船人”或“动漫迷到底得罪你们什么?”的质问。
发生“潘姓男动漫迷”涉嫌杀害同样是动漫迷的吴易甜事件后,部分动漫迷不满报纸以“动漫迷”描述嫌犯,但也有网友(包括我)认为记者使用“动漫迷”一词并没有错,因为嫌犯确实是名动漫迷,而死者到访嫌犯的家也是因为要制作动漫道具,我们相信民众有区分“动漫迷≠凶手”的能力。部分动漫迷反应过度的发言,只会让民众对动漫界产生更多疑问或偏见,也让一起凶杀案件演变成对次文化的批判或是假道学的说教,这并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事情发展。
部分动漫迷的过度反应让我们窥见现今社会对动漫或Cosplay确实存有偏见或是负面标签的情况,以致当媒体指出嫌犯是名动漫迷时,他们才会觉得被污名化。事实上,社会主流舆论对动漫迷或Cosplay爱好者存有刻板印象。媒体舆论倾向以色情、暴力或与社会接触不良等负面评价,把Cosplay迷描绘成是一群奇装异服的年轻人/不良少年沉迷在夸张与虚幻的世界。
其实动漫迷与Cosplay并不如媒体描述的如此。我在念研究所时有个学妹很爱Cosplay,她花很多时间缝衣服和制作道具,化妆功夫也是一流。她告诉我在Cosplay时,往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供同道拍照。我很赞赏她的多才多艺,还有她为了喜欢的事情所做的努力和坚持。动漫或Cosplay并不是不良嗜好与活动,不能再让几位过度反应的动漫迷破坏它已经很脆弱的形象。
我和友人讨论此事件后,友人认为我国的动漫迷或是相关的组织应该要站出来谴责凶手,也要与过度反应的动漫迷划清界限,才是一个不再继续伤害动漫迷形象的方法,我对此深表认同。请社会或动漫迷放开对动漫迷的批评或捍卫,重新聚焦回一名少女被无辜杀害的案件上,关心受害人的家属情绪处理与提供需要的援助,讨论更大的社会、法律等伦理问题,而不是动漫迷到底有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