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子人生才会变得有意义。但是,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之余,也需同时检视那个目标的达成对社会具有什么样正面的意义。
从哈佛博士、总统的英文秘书、法务部长、台北市长,到两任总统。就个人目标的达成,马英九如此完美的经历,在这个地球上大概只有几位美国总统能够相媲比。但是,马英九的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会考试者不见得会做事。对书本知识掌握能力佳者,不一定适合去搞政治。传统中国读书人当官报效国家的思维,显然已不合时宜。当上了总统之后就没有重大的建树,马英九得到的不是掌声,反而是一连串的谩骂声。
有人说马英九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其实就是当上中华民国的总统。担任台湾市长捡了陈水扁打下施政基础的便宜,接著担任一届碌碌无为的总统之后,虽然台湾人民给他两次改革的机会,但偏偏他就是扶不上壁的烂泥,重用一群理论挂帅的学者专家,结果台湾经济依旧找不到出路,年轻人对国家的未来已缺乏信心。而在处理王金平的关说事件,手法之粗糙和沙巴州自民党主席开除党内同志的手段不遑多让。看来即便台湾社会倒马运动不成功,也会伤了国民党的元气,大大增加民进党在来届总统选举入主总统府的希望。
对于读书至上的传统华人社会而言,马英九的例子值得大家省思。当上总统、党主席、总会长、总裁、校长、院长等等要职,取得医生、律师、会计师、博士等专业资格、学术资格,那是部份个人目标的达成。官大未必学问就大。官大也千万别自大。更要不得的是用做太监的心态去当官,忌才不惜才的结果,组织必定无法成长。一个人坐上那个位子、取得某个资格后,对社会的影响多大?是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助益?那才是衡量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标准。至于是南加大或英迪大出身,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哈佛博士与管理国家的能力不能画上等号。
MIT出身的经济专才到了台湾之后,拟订的经济振兴政策,也许只有MadeinTaiwan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