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马各地独中新生剧增,导致近万名新生因学额关系而遭割爱,未能如愿进入独中升学。
独中全线爆满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过去除了中南马的独中有爆满的情况之外,其他的独中不见踊跃,有的甚至惨淡经营,而今年则例外,连北马也人满之患。吉华因没增班而忍痛拒收160名学生;槟城5所独中也由于学额及教室不足,亦有720名学子被拒于门外。
回顾过去50年前,全国华文中学在政府的威迫利诱之下先后陆续接受津贴而成为国民型中学。霹雳、槟城及吉打的华文中学影响最大,但有些中学还保留独立中学以收容那些小六修业期满的“落第生”或升中一、中二的留级学生。但自1965年教育部长在大选前宣布废除小学升中学考试后,以收容落第生为号召的独中从此失去学生的来源。以霹雳州为例,原有的14间独中至70年代已关闭了5所,仅存的9所也苟延残喘。经过独中复兴运动之后,华文教育才起死回生。
独中有今日的成就,契机是华社与华教人士多年不怕牺牲,努力争取的成果。独中受到华社肯定,更多家长为子女选择独中教育的原因很多,愚见认为:
(一)认同独中的办学方针
华文教育在董总多年的领导下,独中人才倍出,在各领域有特出的表现,加上纪律严、校风佳,儒家思想与优良文化,及办学方针获得家长们的认同。
(二)对教育政策失去信心
我国的教育政策,可说是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变。但改来变去都是新瓶装旧酒,尽是以打压华教为主。对于教育措施由教育部长的替换而改变,无统一的策略,而且朝令夕改,特别是在中学数理科教学媒介语重新改为国语之后,许多家长及学生无法适应,而对国中教育更没信心。
(三)校本评估制的置疑
教育部推行的校本评估,2年来衍生许多问题,教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几乎无法对此制度有明确的理解,因此导致许多人感到混淆和无所适从。虽然有指南,可是由于推行得太仓促,许多教育部官员无法说出其所以然,而受训的老师也一知半解,没有考试如何鉴定?老师只好自圆其说各自为政,结果弄出评估制比考试制更糟。5年之后,将会变得如何?这是家长们所不愿意的,他们不想把自己的儿女当成白老鼠作试验品,过去的例子太多了,这不如独中办学方针稳定,且独中的统考文凭已被全世界著名大学中的82所承认。这让独中的学子出路更加广阔,相信独中的明天会更好!
(四)中国崛起带动发展
中国的崛起,不单只带动世界经济,也带动了中文地位的提高是不争的事实。中国820所大学的学位受到我国的承认也起了催化作用。独中的学子求学深造绝对占了优势。
无论如何,独中全线爆满是新的发展机遇,也是新的挑战的开始。近万学子被拒门外,意味著校舍不足,也突显了师资不足的问题。董总及各地的董事部更是任重道远,他们必须加倍努力争取办好以下教育的建设工作。
我们应该集中焦点,想尽办法把国家教育政策改成“多元教育政策”,促使政府公平合理对待三大民族的母语教育,一劳永逸解决华教问题;马华公会既是华人政党更应卯足力量配合华社争取,不应做应声筒,与当政者沆瀣一气压制华教发展。
董总应借助台湾及中国的先进教育经验,进一步提升独中的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阵容,此外还得检讨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以配合世界的发展。
独中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现有许多学术人才,社会实业家、医生、科学家、技术人才及发明家都有独中生。董总应作出统计编印成册,以表扬独中生对社会的贡献与服务。这将会大大提高独中的成就及加强华社的信心,对独中未来发展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