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马的华人普遍称自己为华人或华族,那华人这个名词是如何来的?它的含义为何?按现在的用法,华人这名词似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华人指所有在中国本土以外的汉人或汉语族;狭义的华人,则指拥有非中国国籍的汉人或唐人及其后裔,如新国华人、美籍华人、马国或马籍华人或华族,也就是,华人与华族是同义语。惟,在日文,华族(kazoku),则是指古代的贵族。另一个相关用语华裔,则是个血统∕生物学概念,如华裔加拿大人。相交之下,华人或华族,还具有文化的含义,而非完全的生物学概念。
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华人是个新名词,是随著华侨(Chinese Abroad ∕ Oversea Chinese)身份转变后,才产生的应时代需要的用语。其实,华人是个旧词,惟其含义则随著时代,而起变化。目前流行的华人,则具有旧词新义。
根据钱平桃与陈显泗2人主编的《东南亚历史舞台上的华人与华侨》一书(2001,山西人民出版社)的说法,早在几千年前,便有汉人到海外,而不同朝代,则对这此流寓,侨居海外的汉人,汉语系民族有不同的名称,如汉人、唐人、北人、中国人、中国贾人、华人,甚至是流民、弃民、游民、内地民人、奸人等。至于华人这名词,据知唐朝便已出现。
而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较流行的用语则是华人或华民,更由此衍生出华工、华商等用语。此外,由于流寓海外者,多为东南沿海一带的汉人,故也有个别称之为闽人、粤人、漳泉人等的。后在19世纪后期,一个新名词——华侨,悄然而生,且成了20世纪初的主流用语。顾名思义,华侨指的是,具有中国血统而侨居中国本土之外的境外汉人、唐人之意。
据知,最早使用“侨”字的,是1878年清政府驻美大使陈兰彬,他当时在其秦文中用了“侨民”,后便有人用到华民这用语,然后演变到把“华”字与“侨”合并为华侨。有文献可考的最早记录是,在1883年,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呈文中写到“凡南洋各埠华侨最多之处,须逐渐布置,亦派船来往”。后随著孙中山提到华侨为革命之因,这字眼随成了主流。今天,一些百年前建立的学校,也有用华侨学校之类的名称。
那华侨又如何演变为具有新含义的华人?1955年周恩来在印尼召开的万隆会议(Bandung Conference)的发言是个具有标志性转折。当时,周恩来表明华侨在外国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者,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后来中国的国籍法也写明,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这个发言,在1956年马来亚华人召开《全国注册华团争取公民权代表大会》应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也应看到,从华侨到华人的身份转换,也是个历史进程的结果,万隆发言,只是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指标。此外,国籍属性与文化属性并不一定会起冲突,认同华语与华人文化,也并不等同于在政治、国家认同上,认同中国。这个区别是应搞清楚的。
虽说,在古代中国,华人可指中国本土或境外的汉人、唐人,如《明史‧真腊国传》便写道“唐人者,诸蕃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可在新马,则通指国民中,具有汉民族血统的土生或非土生公民。显见,在不同的时代,其指涉的对象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