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电影《沙城》自2010年首映以来受到国际好评,年轻导演巫俊锋率队参加那年的康城影展,赢得瞩目。此片在新加坡放映后也深得本地观众、媒体和学者的关注,可惜无缘在马来西亚上映(导演表示大马的盗版已捷足先登了)。
日前导演巫俊锋到南大参与映后座谈会,和中文系教授柯思仁(也是剧作家、诗人)对话,学生们喜见两位优秀的新加坡创作人分享心得。
电影讲述一名即将服役的少年,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发现自己的父母曾是50年代学生运动的参与者,父亲更被套上“左派”之名被放逐,无法回新加坡,最后在新山过世。爷爷将这个故事告诉少年后就辞世了,奶奶又患了老人痴呆症,妈妈更不愿提起往事,于是少年只能通过旧照片和书信一点一滴的把历史碎片拼凑起来,找寻他所不知道的过去。
许多这一代的新加坡人都不知道50年代发生了什么事,导演说自己在念中正中学时根本不知道那里是当年学潮的发源地之一,柯老师说他最近才知道自己其中一位亲戚就是当年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上一代的人不愿提起往事,这一代人从课堂上学到的往往和实情不尽相符。
巫导演一直说自己不善参与知识性的讨论,但其实他的思路非常清晰且具有批判性,对国家机制在人民身上的实践颇有看法。他的电影刻划出细腻和悲伤,缓慢的步调充满浪漫和惆怅。片中提起少年父亲曾被“洗脑”,但脑中被洗掉的过去就真的不曾存在吗?被灌输进去的都是正确的吗?对于左派的历史,我们曾听人说起谁谁谁被洗脑,这也是导演从家人口中听到的。然而,真正被洗脑的是谁?脑中的历史知识被清空而换入新教育的是谁呢?
少年父亲在信中向母亲提起的那个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导演说,从前的新加坡人可能认为目前经济发达、社会安稳的新加坡就是桃花源,人人都是中产阶级,丰衣足食;然而,对年轻一代的新加坡人来说,桃花源在哪里?是不是在上一代那个理想主义的自由空间呢?
听到这里,我想起小学常听到的Wawasan 2020。朝向一个先进国的梦想,看来并非天方夜谭。但在慢慢步入当年我们梦想的桃花源时,我们是否回头看过国家已经流失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