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和摩哆是马来西亚主要的代步工具,由于住所和办公地点问题,许多社会新鲜人都咬紧牙根购买私家车,以便在市区内通行。
1998年9月22日法国发起“无车日运动”,鼓励人民在这天使用更为清洁的交通工具,比如走路或骑脚车,增强民众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生活品质。大马近年来也出现许多脚车一族,不管是为了身体健康还是代步,但作为减少使用制造污染的交通工具,应给予大力鼓励。
城市规划及土地运用专家吴木炎与Bikelah脚车队发起人之一的邓德兴一致认为,我国有条件响应与推行“国际无车日运动”,尤其是在文化遗产地区、旅游景点或郊外小镇等更应该落实无车规定,从局部走向全面,以达至“响应环保,都市无车”的目标。
当许多欧洲城市面临由汽车造成的空气和噪声污染日益严重时,1998年9月22日,法国一些年轻人最先提出“InTown,Without My Car!(在城市里没有我的车)”的口号,希望平日被汽车充斥的城市能获得片刻的清净。
“无车日”的主旨是鼓励车主在当日放弃使用汽车,呼吁市民乘坐公共交通、骑脚车,甚至步行。这个活动并不是拒绝汽车,而是希望唤起市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是对自身生活模式的一种反思。
Bikelah脚车队发起人之一的邓德兴表示,透过亲身骑脚车游走全国各地的体验与尝试,我国要实行无车日,全面呼吁民众改骑脚车代步,并非天马行空之举。
“2年前我曾经用脚车走过各个州属,到达不同的地方,尝试过不同的公路,都发现脚车要在大部分公路上都行走无障碍,尤其是北上的路更是脚车队的喜爱路线。”
没有良好政策鼓励
他指出,在彭亨文冬这个“脚车城”的人都已经习惯与流行使用脚车代步,而他尝试在吉隆坡各个地方行驶的过程中并无大碍。
城市规划及土地运用专家吴木炎认为,我国确实有不少的城市很适合推行无车日的构思,尤其是在旅游景点,以及已成为国家文化遗产的马六甲与槟城。
“马六甲鸡场街的路并不长,而且也很狭窄,如果使用脚车代步相信十分安全与方便,只可惜问题在于我们并没有良好的政策去鼓励人民弃用汽车。”
他目前个人正积极协助规划梳邦再也等地旧区,希望能在这些旧区规划出一些脚车行走区、步行区或停放处。“不过依然还有许多城市或地区若要重新规划都较难下手,所以或许可以从住宅区或学校社区开始著手改变,例如小孩子上学若离家不远应该鼓励孩子使用脚车。
吴木炎希望大家可以效仿在雪兰莪与森美兰的边界的绿色新镇(Kota Seramas)的居民,尝试减少对汽车的依赖,使用更多脚车代步或步行。
嘉宾开讲:周末活动鼓励脚车代步
Bikelah脚车队发起人之一的邓德兴表示,当初成立脚车队的概念不只是为了运动,而是希望能鼓励大家将脚车当做代步工具,一同推广有益身心与环保的活动。
所以我们脚车队基本上凝聚了一群有兴趣或有勇气尝试在公路骑脚车的人,我们也决定在每个周末一同骑脚车在市区出游。
据悉,每个周末的早上该脚车队都会有一些脚车活动,除了有详细的路线讲解,也会有骑乘技巧分享,最理想的是Bikelah脚车队提供脚车出租服务,能够让没有脚车的新朋友体验骑脚车的乐趣。
“如果不需要载送东西或人,我个人在大部分的时间都会使用脚车代步。骑脚车上路主要须有安全帽、前车袋、水壶及雨衣等随身物。”
他指出,目前脚车队成员有30至40人,每次出席周末活动的人大概有20人左右。据悉,目前Coffee Famille咖啡家和Bikelah脚车队配合推广脚车运动,若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在Bikelah的面子书留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03222789751850/)
推动城市无车日 政府应规划宣传
从法国来看,2003年有98个城市参加“无车日”,2004年减少到72个,2005年剩下56个。法国一些环保人士批评政府动员不力,他们担心如此发展下去,“无车日”将走向消亡。
从世界看,虽然2005年有1125个城市参加“无车日”,数量与2004年差不多,但与2003年相比却减少了200多个,2003年参加该活动的城市有1353个。观念的宣传与传播是最至关紧要的,但是至今仍有很多德国人对无车日几乎是一无所知,可见德国对欧洲无车日的宣传还没有能够做到家喻户晓。
城市规划及土地运用专家吴木炎表示,国际无车日的影响力是日渐衰弱,我国人民更是居多都毫不知其意义。
“我国也是最近才开始关注无车日的概念,例如八打灵再也市长拿督罗斯兰更是身体力行推广骑脚车的运动。”
他续称,虽然我国有条件落实无车日的构思,但是估计吉隆坡行驶的话,则最多只能行驶2至3公里脚车骑士就会开始放弃,这是我国先天在城市规划上的不足,如没有专用区或停放处等。
今年初,八打灵再也市政厅在白沙罗达迈首度推行全长5.6公里的脚车道,并成立脚车俱乐部。市政厅共耗资24万令吉打造一道衔接八打灵再也6个区域的脚车道,以便市民能安全多使用脚车代步,并且有助减缓该区车流量。
该区的脚车道也将衔接哥打白沙罗、格拉那再也、八打灵再也南区第10区、武吉加星及再也花园连接,整个八打灵再也区域脚车道共全长56.52公里。
改变观念与制度 唤醒步行重要性
城市规划及土地运用专家吴木炎指出,现在的年轻人与父母基本上都在寻找最省力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并不晓得步行的重要性,这主要是观念与制度惹的祸。
“我国的交通设计师是应该规划好各个地区,给步行与脚车一些空间。奇怪的是,很多时候非法放脚车可能会被罚款,但是奇怪的是汽车乱放就不会被罚款。另外试想想,假如我们能源没有津贴,汽油价高,不宠坏人民,那我们就可以真正推行脚车运动,反正眼下就算津贴再多民怨也无法平息。”
他表示,由于汽车与汽油价格在市场上并不高,所以无形中也助长了人民坐享其车的观念与习惯。
比利时规定,“无车日”这天所有市内公共交通一律免票,意大利也规定凡9月22日早晨不开汽车上班的市政府工作人员,每人可享受免费咖啡。
他指出,类似的政策有助于提高人民弃用汽车代步,不过真正的无车日不应该只有一年一次,一些地方应该直接设定无车规定,如马六甲州内的各个古迹区域旅游景点。
Bikelah脚车队发起人之一的邓德兴则希望大家不要杞人忧天,应该踏出第一步,尝试骑脚车代步才是明智之举。
听众来电:考量安全便捷性
听众阿敏表示,“国际无车日”有助于环保,但要在我国落实却是知易行难,至少需要考量人身安全、气候与便捷性。
“在我国骑脚车固然很快乐,也能避免驾车时常遇到的烦躁情绪,但马路上危险驾驶者多不胜数,而且天气也热,照顾脚车使用者的设备与路线也没规划好,政府应该在这方面给与更多协助。”
来自吉打的她认为,在亚罗士打一带,多数只会在公园里较多人骑脚车,但公路上则略显少见。“还是以前好,多么怀念从前大家上学时骑脚车的日子。”
听众karen则指出,目前摩哆骑士率的死亡率逐渐提高,也难怪爱子心切的父母会更加阻止孩子骑脚车。“汽车会成为大家的首要代步工具,主要还是因为人身安全、车流量等问题。如果真的要改变大家的观念,需要较大的推动力。”
听众美珍则表示,人民可以骑脚车的前提是公交系统必须有所改进,最起码电动火车等车站必须提供脚车停放位子,这样才能鼓励更多人使用脚车代步。
去年,为了配合“世界无车日”运动,国家基建公司耗费心机在格拉那再也干线及安邦干线17车站设置脚车停放处,但却有不少公众对此便利毫不知情,以致大部分车站脚车停放处依然空空如也。
开讲嘉宾:
吴木炎(城市规划及土地运用专家)
邓德兴(Bikelah脚车队发起人之一)
电台主持人:
梁金龙、邓佩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