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的发展模式与经济政策,向来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得随著国内外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只是,能调整多少,则常取决于政治因素。
就大马而言,从独立到1971年新经济政策出台前,大马基本上是走自由市场制模式。之所以,应与上层政治精英间的默契有关,如马来人主导政治,非马来人主导经济。就发展策略言,这时期,大马也尝试过进口替代(Import Subsitution)的策略。也就是,试图自己制造,而非进口所需的制成品。由于技术与市场规模等因素,这个策略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显著。它只能生产本国所需的日常必需品,而难升级到更高层次的第二阶段的进口替代,如制造生产设备、高增值化学品、仪器等的阶段。
出口导向工业化
进入1970年代后,大马的模式渐从自由市场制向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转变,一方面是对民间经济活动多加限制,特别是1975年出台的产业协调法令(ICA);他方面是,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如设立众多的公共企业,与收购外资在本国的股权等。其结果是,外资在本国上市公司的股权,从1969年的62%,剧跌到1980年的42.9%。土著个人与代理机构的百分比,则从1.5%,升至12.5%。
进入1980年代后,急于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前首相马哈迪,则提出向日韩等学习的工业化政策,也强行推出了不少大型项目,如国产车与大钢铁厂。然而,由于公共部门、公共企业与大型项目扩张太快,且成绩不佳,结果使政府在1980年代中,便已债台高筑。联邦政府债务,甚至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0%,失业率也高达近10%!进而迫便马哈迪政权不得不调整其政策,进一步放宽新经济政策的严格限制条件。走运的是,碰巧日台等因币值大升与劳动力缺乏,而不得不向外转移较低增值的产业,遂使大马进入了以外资为主导的外向型出口导向工业化(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ization)阶段。虽说,早在1970年代,大马便已有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如设立自由贸易区),但真正发挥显著作用的,还是1980年代后期,始进入状况。
与此同时,马哈迪政权也启动民营化作业,力图借此减低政府财政负担,增强竞争与效率。只是,在实际过程中,民营化变成了私相授受,为某些人开财路的利益输送。在大马,这类挑赢家(Pick Winners)的手法,大体上是失败的。此点,可从1997-98的东亚货币金融危机中一露无遗。土著工商业社群不但没养成,反而要政府又花公款打救失败企业。
经改的政治难关
到了2003年阿都拉上任,则转向重视中小企业、农业与清真食品(Halal Food)等。理论上,阿都拉政权虽有意整顿马哈迪时代遗留下来的弊端,如不再搞大型威望项目、反腐倡廉;可实际上,由于恩庇政府(Patronage Politics)已盘根错节,结果是虎头蛇尾。此外,尽管调整政策思路,转重中小企业,可由于受到新经济政策既定目标与路线的制约,也未能真正培养起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实业家。大马的经济层次,依然在低技术、低增值的陷阱中。
到了2009年,纳吉上任后,虽也有意改革,以便使大马摆脱中等收入国陷阱,可也一样是虎头蛇尾,雷声大过雨点。如纳吉所倡导的国家经济咨询理事会,虽提出了消除寻租(Rent-Seeking)(即坐地分赃)、强化国内竞争、下放权力、市场友善(Market-Friendly)与以需要(Needs)而非族裔为依据的扶弱济困政策时,便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大力反对,而纳吉也知难而退,使许多好点子虽已开了花,却无机会结果。这就是大马经济改革的政治难关。
马哈迪本人也提过,马来人正面对一个要否去掉拐杖心态(Crutch Mentality)的困境,阿都拉也提过大马人难于去掉依赖廉价外劳与补贴的瘾,纳吉则直接面对既得利益集团,(其中不少是巫统的人)公然挑战其经济改革议程的局面。看来,大马要使经改开花结果,首须来个政治改革与文化改革,没有政改开路,没有文化改革护航(思想与价值),再多的口号也是徒然。
就文改而言,最重要的是思维改革,也就是,要把重点放在为全民创造体面就业机会与财富,而不是静态的只益及少数特权集团的股权分配。说到底,没有生产,何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