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昨)
然而,我国晚近几年的时势演变并非《星洲日报》高阶主管所能驾驭,《中国报》在01.07.2012-31.12.2012期间的发行量不跌反增,部分原因应是2012年2月18日《星洲日报》处理林冠英-蔡细历辩论偏颇失衡引起公愤,以及后来丘光耀在全国各地面向草根的“政治栋笃笑”号召杯葛《星洲日报》奏效,许多读者退订《星洲日报》,改订《中国报》所致(否则,《星洲日报》岂会先是全面封杀丘光耀,后又拨出版位攻击他?)。
报章发行量下跌
不过,《星洲日报》和《中国报》已是姐妹报,左手丢钱、右手捡回,此消彼长对业绩杀伤力毕竟小很多,这也许是世华媒体集团尚能聊以自慰的一点。
报章发行量持续下跌乃全球趋势,除了互联网普及、新闻网站崛起、社交媒体盛行,改变了人们近用媒体的方式之外,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滑落亦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美国盖洛普(Gallup)民调公司在今年6月17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揭橥,美国人对报章的信心在1979年达到51%的高点之后普遍滑落,近3年亦持续滑落,从2011年的28%、2012年的25%再滑落至今年的23%。在我国,Tan & Ibrahim(2008)针对1,537名部落格读者所做的调查显示,38%受访者不信任本地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信任者仅26%,另有36%持中立立场)。
每况愈下的公信力
世华媒体旗下报章近3年来接连闹出“安华:努鲁是我接班人”、“说好的和平呢?”、“林-蔡辩论”、社论抄袭及“林吉祥:可与国阵组织联合政府”等丑闻,公信力备受质疑。《星洲日报》号称将在8月18日加值推出“全面升级版”,新增内容,甚至把“言路”易名为“星观点”,假使这是试图挽回每况愈下的发行量和公信力之主要举措,成效恐怕不容乐观。
我国中文报章不时推出所谓的“改革”,究其实,仅是在排版包装上玩花样(例如版面观感年轻活泼、图多字少等等),再新增一些栏目,但在新闻的果敢和言论的深度方面,只能以虚有其表名之。这种表面功夫的“改革”,未辅以相应提升的薪资福利、知人善用的胸襟和冲撞新闻禁区的胆识,真能力挽狂澜吗?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