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涨,买不起房子,薪金增长又追不上房价的涨幅,这是当今许多马来西亚人所面对的问题。实际上,国内主要城市过去5年的房屋价格涨幅比前10年所累积的涨幅还要多,当中有几个原因。
第一,游资过剩。中产阶级膨胀,加上原产品,如棕油和橡胶等的价格大好,使许多人的收入增加,比以前更有能力购买房子,甚至超过一间房子。而且,2008年美国引发的金融风暴和之后的“雷曼兄弟破产”事件,让很多人对股市和信托基金等投资却步,转投(以我国的标准而言)相对安全的房地产。
第二,产业盈利税的消失。前任首相阿都拉听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后,宣布取消30%的产业盈利税,以刺激房地产业的成长。这鼓励了许多人投入短期的房地产买卖,加速了其价格的增长。尽管政府之后又恢复了产业盈利税,但是幅度仅仅5%,算是可有可无。
第三,通货膨胀。金砖四国(如今是“金砖五国”,南非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之外的第5国)等新兴经济体的高成长推高了许多商品的价格,我国的房地产也搭上了价格上涨的顺风车。当然,商品价格的上涨当中不乏投机的成分,例如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在7月升到每桶147美元的历史新高之后在短短的几个月下跌到每桶70美元左右。美国次贷危机和雷曼兄弟事件之后,一些西方国家的房地产价格也下跌了一半,但这没有发生在我国,因为这里还没有太多的过度借贷,失业率也没有突然飙升。
以上原因致使国内许多人对买房的胃口越来越大,房屋价格也就愈涨愈高。有人买房是正好需要;有人尚未需要,但是认为再不买,迟一点就买不起;有人是要投资;也有人投机。所谓“房产团购”、“房地产投资俱乐部”,在我国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可见投资和投机的成分越来越多。以前通常只听人说买房子长期收租,现在却常听说一买一卖稳赚。
需求增,价格涨,这是经济学的常理。价格涨了,需求还是不降,甚至增长,卖者(发展商也好,现有房主也好)固然会把价格再调高。要制止房价上涨,就必须抑制需求,尤其是投机性的需求。
提高产业盈利税务,是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的最佳方法。当房产不能再被利用成为短期赚取盈利的工具,其价格便回归正常,真正的需求将反映房产的实价。另外,融资便利也是游资过剩的原因之一。如今购买第三间房屋可以获得70%的借贷,如果第三间房子开始便零借贷,相信亦有助于缓和价格上涨。
买房自己住,天经地义。今天的问题归咎于房子不是买来自己住,店铺也不是买来自己用,结果欲住者无能力买房,要做生意也只能向人租店,每年涨租被人压也只能叹无奈。
其实,炒房炒楼跟炒石油、炒外汇、炒蒜或囤积白米以抬高价格都差不多,都不是靠从事真正的经济活动来获取盈利。或许我们可以称它们为“伪经济活动”,靠这些活动成长的经济便是“伪经济成长”,简称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