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因超级台风海燕过境,导致菲律宾莱特省有超过20个县市被夷为平地,以及超过7300人死亡和失踪,如今世界宣明会协助超过2500个农村贫困家庭重建家园与生计,但是天灾海燕却也加剧贫富差距,让长远的重建之路更具挑战。
菲律宾中部莱特省(Leyte)遭海燕恣虐已有一周年,作为专业救援及发展机构的世界宣明会,是国际社会具规模的救灾、扶贫及发展的非营利机构,主要帮助贫困儿童和其家庭自力更生及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未来。
世界宣明会海燕风灾项目总监吴日荣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指出,该会的重建计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灾后首4个月的紧急援助、长达9个月的中期基础建设,以及从11月开始的社区复原长期计划。
他透露,受海燕影响的灾民多达1410万人,当中有590万人是儿童;另外有410万人被迫漂离失所。当中有110万人的家园完全被摧毁。塔克洛班市的贫穷家庭比例已从2011年35.1%飙升至2014年的80.67%。
逾76万灾民受惠
“灾后重建并非只是发放救济品,而是长期建设与复元,所以协助农民重建家园、建设社区公厕与水供系统、建立基本医疗所、提供多元技职训练和工作机会及援助儿童教育资源5大项目。”
他指出,该会在过去12个月内的各项援助计划当中,已有超过76万6000名灾民受惠,当中有47万3000名幸存者为儿童,至今已协助多达2500个贫困家庭建立庇护屋。
他也说,莱特省的经济命脉是椰子农业,当地椰子唯一经济用途就是制作椰油,但椰农平均每天收入仅有100披索(7令吉40仙),海燕摧毁灾区将近80%的椰树,所以建立多元的替代生计是当务之急。
“重建计划亦为暂失生计的灾民提供工作机会,超过8万5000人籍此获得新工作,另有超过2万1000人获得家畜、技能培训、从事小生意及在社区内协助重建工作。”
他指出,灾后紧急援助期已在今年3月结束,庇护屋的计划可在2014年底完成。如今技职训练与社区基础等建设已陆续启动,估计可在2015年杪完成基本重建工作。
马来西亚世界宣明会执行总裁刘东源表示,灾区重建的方式有许多种,而世界宣明会的理念是强化社区的关系网络,协助灾区居民建立自救的能力,而非让居民被动地等待接济。
他透露,世界宣明会在成立初期时亦尝试成立孤儿院,但这种做法会让孤儿处于依赖救济而生存,孤儿长期处于这种消极位置,将无法独立和难以培养健全的社会关系。
“如果在地社区社会网络够稳固,灾民就不是孤立无援,而是相互照应与支援的伙伴,同时扎根在社区的居民亦能自力更生,所以世界宣明会的重建政策并非布施或做慈善的概念,而是协助居民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未来。”
X型木柱固定墙壁抵强风
菲律宾世界宣明会公关玛莉安表示,庇护屋是供房舍被完全摧毁的灾民作栖身之所,其空间面积约180平方尺(12尺x15尺),屋内只有一房一厅,可作为一个5人家庭的住所。
她表示,庇护屋至少可使用5年以上,其建筑的材料和人力成本约为10万披索(7400令吉),超过5万7000人参与有薪资的重建计划,在学习其他职业技能之余也,也能赚钱养家。
她说道,庇护屋身皆使用木板建材,木板墙壁以“X”型木柱作固定,屋梁采“Y”型设计和屋顶覆盖铁片,地板则是竹片,高脚屋的设计让屋子可“整间移动”,既可抵御强风袭击,也可避免洪水溢进屋内。
她透露,世界宣明会是配合莱特省政,被分发到指定的地区作重建计划,但是只有重度受挫的灾民才会获得庇护屋,因此庇护屋只占地方房舍约2成,其余有能力者将自建房屋。
“宣明会将从省政府提供的灾民名单作筛选后,再交由地方社区参与作决定,社区内那些比较弱势的家庭可获得庇护屋,除了促请居民参与公共政策以外,也避免了筛选不公平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