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章《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哪个更好?》见报后,听到读者回响:“虽然说能识字,不一定会阅读,但要是不识字的话,就肯定不能阅读,所以还是得先解决识字问题,特别是低年段的孩子,只有先累积一定的词汇量,才能谈阅读。”
这话听起来也不无道理。大字都不识一个,怎么阅读呢?
古时候的启蒙教育也都是从识字、写字开始的。先识字、后读书,循序渐进,毫不含糊,正如清代学者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所言:“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 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意思是不必急著让孩子读书,先集中精力教识字,等到累积的识字量达到2000,就可以进入阅读了。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都是古时候供儿童识文习字用的蒙学教材。这些读本虽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编撰思路相近,都由三或四言的短句组成,用字重复率低、覆盖率大,具有句式整齐,富韵律感,便于诵读的特点。
而今谈到阅读,大家同样先想到识字问题,把“早期识字”当作“早期阅读”。为了帮助儿童更快速、高效地掌握基本识字量,今人也根据汉字规律,儿童认知特点,采取不同的识字策略,编制了许多更具时代气息的早期识字教材,如编口诀识字、看图识字、字族文识字、字理识字等。
市场上也出现不少以识字为主要脉络的高频字读本,把使用频率比较高,常见的汉字串成符合儿童生活经验,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我们过去的KBSR(Kurikulum Baru Sekolah Rendah,小学新课程)课程,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编制课文,即先规定各个年段所需认识的生字,再将所规定的生字逐一编写进课文中,让孩子透过阅读来识字。说是阅读,其实识字才是主要目的。
你读到这里,是否也深觉纳闷:根据生字表来编写读本,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汉字,按部就班地累积所需识字量,有什么不妥呢?
激发阅读动机
若从识字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而且识字效果还会相当显著。倘若想要培养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动机,这并非最佳途径,搞不好的话还会弄巧反拙,让孩子对阅读留下负面印象。配合识字目的而刻意编写的教材(包括故事),远比不上由关注儿童成长的优秀作家,特别为儿童而写的作品更具吸引力,更能走近儿童,打动儿童。
追求愉悦是人的本能,长期接触识字读本的孩子,或许也能从拾级而上的读本中得到识字的成就感、满足感,但却错过了与作品产生共情共鸣,从阅读收获幸福体验的机会。倘若身边的大人在他掌握了基本识字量后,未能继续引领,为之打开更广阔的阅读视野,带来更丰富、美好的阅读体验,往后就算识了再多的字,有了阅读能力,也不一定会成为阅读爱好者。
我并不是反对识字教学,只是更在意阅读兴趣的培养。现代孩子所拥有的阅读资源比我们小时候丰富得多,不止有文字书、还有无字书、图画书、桥梁书,琳琅满目。只要有大人的协助,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识字程度的孩子,都能从中找到适合的读物,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时代不同了,我们还要坚持认为阅读必须先从集中识字开始,把阅读当作识字的手段吗?你说这会不会是现今许多孩子不爱阅读的主要原因呢?